【学科测试】光及其应用 原子与原子核 波粒二象性(1)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4-01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资料

光及其应用 原子与原子核 波粒二象性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内部存在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2.放射性元素A经过2次α衰变和1次β衰变后生成一新元素B,则元素B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较元素A的位置向前移动了

A1位          B2位            C3位            D4位

 

3.如图所示,在空气中有一直角棱镜ABCA 30°,一束单色光从AB边射入棱镜,入射角为45°,最后垂直于BC边射出棱镜,则该棱镜的折射率为

A2(2)           B       

C1.5           D

 

4.14C发生放射性衰变为14N半衰期约为5700年已知植物存活其间其体内14C12C的比例不变生命活动结束后14C的比例持续减少现通过测量得知某古木样品中14C的比例正好是现代植物所制样品的二分之一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古木的年代距今约为11400年

B. 12C13C14C具有相同的中子数

C. 14C衰变为14N的过程中放出β射线

D. 增加样品测量环境的压强将加速14C的衰变

 

5一个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1的中子和另一个德布罗意波波长为λ2的氘核同向正碰后结合成一个氚核,该氚核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为

Aλ1+λ2(λ1λ2)       Bλ1-λ2(λ1λ2)       C2(λ1+λ2)       D2(λ1-λ2)

 

6.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已知的质量为2.013 6 u的质量为3.015 0 u的质量为1.008 7 u1 u=931.5 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每个核子平均释放的核能约为

A3.7 MeV         B3.3 MeV         C 0.93 MeV          D0.82 MeV

 

7.如图所示,一条圆柱形的光导纤维,长为L,它的内芯的折射率为n1,内部敷层的折射率为n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若光从它的一端射入经全反射后从另一端射出所需的最长时间为t,这时全反射的临界角C,满足sinCn1(n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1>n2tn2c(n1L)

Bn1<n2tn2c(n1L)

Cn1>n2tn2c(L) 

Dn1<n2tn2c(L)

 

8. 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只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光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用频率为ν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ν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量)

AUe()e(W)          

BUe(2hν)e(W)

CU2W        

DU2e(5hν)e(W)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