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测试】光及其应用 原子与原子核 波粒二象性(2)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4-01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16 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B康普顿效应表明光子只具有能量,不具有动量

C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德布罗意指出微观粒子的动量越大,其对应的波长就越长 

 

10原子核的比结合能曲线如图所示,根据该曲线,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有

A核的结合能约为14 MeV

B核比核更稳定

C两个核结合成核时释放能量

D核中核子的平均结合能比核中的大

 

11如图所示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

B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频率最小

C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的过程中,原子的能量在增加

D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12光电管是一种利用光照射产生电流的装置,当入射光照在管中金属板上时,可能形成光电流.表中给出了6次实验的结果.

入射光子

的能量/eV

相对光强

光电流

大小/mA

逸出光电子的

最大动能/eV

1

2

3

4.0

4.0

4.0

29

43

60

0.9

0.9

0.9

4

5

6

6.0

6.0

6.0

27

40

55

2.9

2.9

2.9

由表中数据得出的论断中正确的是

A.两组实验采用了不同频率的入射光

B.两组实验所用的金属板材质不同

C.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动能为1.9 eV

D.若入射光子的能量为5.0 eV,相对光强越强,光电流越大

 

三、非选择题:本题6小题,共60分. 

13.6分)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某同学经正确操作插好了4枚大头针,如图甲所示.

(1)在图乙中画出完整的光路图;

 

 

 

 

 

 

 

(2)对你画出的光路图进行测量和计算,求得该玻璃砖的折射率n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实验时为了避免笔尖接触玻璃砖的界面,画出的abcd都比实际界面向外侧平移了一些,如图乙所示,以后的操作均正确,画光路图时将入射点和折射点都确定在abcd上,则所测得的n值将         

 

14.6分)某同学利用图示装置测量某种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时,接通电源使光源正常发光;调整光路,使得从目镜中可以观察到干涉条纹.回答下列问题:

 

(1)若想增加从目镜中观察到的条纹个数,该同学可          

A.将单缝向双缝靠近

B.将屏向靠近双缝的方向移动

C.将屏向远离双缝的方向移动

D.使用间距更小的双缝

(2)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别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1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2相比,Δx1________(”“”)Δx2

(3) 若双缝的间距为d,屏与双缝间的距离为l,测得第1条暗条纹到第n条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为Δx,则单色光的波长λ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