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多方听取不同意见,会让我们明辨是非、智慧通达,所谓“兼听则明”。也有人说,大数据时代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向我们涌来,“兼听”更容易让人产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
以上关于“兼听”的看法,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
这是2021海淀期末议论文写作题目,以下是优秀范文选段,注意积累摘抄。
矛盾的根源所在不是“兼听”,而是“兼听”着的“我”。“我”作为所有声音的枢纽,是“兼听”的本质主体。“兼听”的目的是让“我”掌握更加全面的视角,从而拉近“我”与客观和真实的距离。在信息风暴的中心,“我”的原则必须是毫不动摇的,比如自尊,比如趋向正义。以此为基石,“我”才能形成“兼听”的道德方式,即对任何声音予以真诚。这种真诚包括敢于认识和敢于屏蔽——认识和屏蔽是一体两面的,认识为屏蔽提供开放的保障,而屏蔽则为认识塑造安全的保护。
每一个坚持“兼听”的人,都要在时代的双刃剑下树立自我意识,使“兼听”真正地服务于“我”,而不是“我”被原本有益的敞开性奴役。在“兼听”的过程中,“我”的存在将会愈发坚定完整,而自我的更高完成也将使社会里的声音更加合理,具有更好的促进意义,从而使个体和整体进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所以,我们应不放弃“兼听”,更要坚持“我”的兼听。
——《是“我”在“兼听”》
“兼听则明”,意指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从而达到明辨是非、智慧通达的境界,暗含着一个人对周围环境、他人观点的包容接纳。唐太宗治世时有言:“济物利人,宜行天下。”于是唐朝方有胡姬歌舞、百花齐放之盛世。而后来慈禧太后不听忠臣之言、不顾外人之见,对于外来的一切皆拒绝不纳,方至“造物的皮鞭落在身上”的惨痛下场。由此可知,兼听之智,实则是一种开放的心态,从吾入耳,亦必将作用于吾身,小则一人功成,大则全邦兴盛,其益处自见。
“兼听至惑”,意指听受了过多信息而迷失自我、生发困惑。“尽信书,不如无书”和“学而不思则罔”便是对这一后果的警戒。大数据时代,微博热搜十分钟一变、社交软件更新不断,在信息的洪流中,实在容易昏头转向。再者,不光是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外因,更是当代人们心浮气躁、急于求成的内因导致这一现象。如今人们缺乏“慢思考”,对于所听之言论缺乏自己的标准和判断,又一味做那“道听而途说”之人,使造谣、炒作、网暴的现象层出不穷、贻害不尽。
——《博“听”约取之智》
何谓兼听?兼,多也。听,听从、听取也。“兼听”也即多方听取不同意见。无论信息有多芜杂多样,无论如何众说纷纭五花八门,“兼听”都是我们应做且必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