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连中国:推动整本书阅读应该核心把握的六个问题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3-20
 

连中国:推动整本书阅读应该核心把握的六个问题

    在 “怎么读”中解决“读什么”、“读出什么”的时候,还应该特别注意六个问题。

 

1.    读书兴味


   阅读,有意思本身就是有意义。在阅读的意义与价值里,很重要的便是诞生读书的兴味。心随文动,相互映发,质疑思辨,提要钩沉……这一些都会给阅读者带来愉悦舒畅的读书体验。我甚至觉得,一个人读书,哪怕仅有兴味,都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骄傲的事情。陶渊明言:“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而忘食。”会意,便是一种兴味。

    读书的兴味,当然可以在学生自读、勤读、多读中诞生。但于学生阅读中,展开一些生生、师生的阅读对话,感受体悟原本一个个普通无奇的文字一旦融入心之大海、一旦步入思之高峰之后的雄奇斑斓与无限高耸,这样的过程如若往复发生,定会对学生阅读的兴味产生积极的触发与促进其内在的发展。

   元代的陆友仁记录:

   “苏子美客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酒一斗为率。公深以为疑,使子弟密觇之,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椎击秦皇帝,抚掌曰:‘惜乎,击之不中!’遂满饮一大白。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遇,其难如此!’复举一大白。公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足多也。’”(选自《研北杂志》)

    “一大白”,便是盎然而起的读书兴味。课堂上,于师生的共读中,老师恰切适当的点拨便是这“一大白”。


2.    读书方法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结合具体作品,教师向学生既可以介绍名家的读书方法,也可以介绍教师自己的读书方法,还可以梳理推介学生自己的一些读书方法。但说到根本,读书方法却不是像交付一样东西那样可以直接传递的。整本书与单篇相较,学生进入了更持久、更成规模的阅读当中。这便构成了学生探索自我读书方法最佳的状况与过程。在这个状况与过程中,教师重要的职责便是帮助学生诞生自己行之有效、契合自身特点的读书方法。

   优质的读书法,往往是个性化的。“据王璨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邓拓著《不求甚解》,选自《燕山夜话》,作家出版社,2000年7月北京第一版,156页)“务于精熟”与“观其大略”就是不同的两种读书方法。我们一般会尊崇“务于精熟”,但诸葛亮偏偏是靠“观其大略”而成就毕生事业的。但这并不能说“观其大略”一定便优于“务于精熟”。同样是读书,南宋大儒朱熹则要求:“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妄乎彼。” (《读书之要》)由此可见,读书方法是很个性化的,似乎也不是可以简单传授的。当然,这不是说不需要向别人借鉴;但是在更根本的意义上,应该是读者(师生)在读书过程中,自我逐渐找到并确立的。


3.    反复关联


    读书,如若不能切己关联,将自我的生命投入在作品深处,即便是再伟大的作品也都有可能在我们手中沦为一种泛泛的消遣。整本书的阅读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恢弘、繁复、多元的空间。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资料背景下,要注意调动学生内在的积累,反复读,反复与自身关联,让作品不断地与自身发生内在作用,不断推进自己的体验与思考。读者(师生)既要坦诚地面对作品,也要坦诚的面对自己。

    例如,对学生而言,读鲁迅的《呐喊》,初读,可能是隔膜,不可理解的语言与不可理解的作家。再读,可能是老师强塞给的意义——批判旧社会,批判旧社会那些愚昧落后的人。这种强塞,如果是教参强塞给教师的,那么教师必然强塞给学生。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状况,原因有二:①我们内在的那个“自己”还处在幼稚蒙昧期,我们还无力触及到作品中那个更广大、更深远的空间;②我们一直习惯是去“读”一篇文章,即在所谓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自己一直没有介入作品中,没有浮沉于作品之中,我们一直将自我保持在文章之外。曹文轩老师说:“个性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能否获得最大利益的根本。以前,我们只谈阅读,不谈如何阅读——即使谈如何阅读,也很少会有人注意到个性在阅读过程中的那份举足轻重的意义。”(曹文轩《个性是阅读的关键》)

    陈丹青先生曾说:

   “全中国专门研究鲁迅,吃鲁迅饭的专家,据说仍有两万人。所以要想比较认真地谈论鲁迅,先得穿越两万多专家的几万万文字,这段文字路线实在太长了。每次我读到这类文章,总是弄得很茫然,好像走丢了一样。可是翻开鲁迅先生随便哪本小册子,一读下去,就看见老先生坐在那里抽烟,和我面对面!”(《笑谈大先生》,11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

    在阅读中,我们需要的或许正是像陈丹青先生那样的劲头儿;在阅读中,如若我们不能与己反复关联,那一定会“好像走丢了一样”。与己无干的阅读是低效的,甚至是有害的。


4.    逼近作品

 

    整本书的阅读,为我们探触作家内在的心魂准备了更为充分的条件。读一本好书,最大的兴味与价值,便是要读出作品的、作家的“惊心动魄”来。文字走到最后,一定会有作家这个“人”从字里行间走出来。在阅读中,我们要努力在文字的波海中,读出作家的生命特质与生命起伏。这是一种对作品的、作家的“逼近”。是的,只有读者(师生)具有优质而自由的阅读个性,才能充分展现出来这样一种令人震撼的、兼具感性理性之美的对作品的“逼近”。曹文轩老师认为“一个好的读书人,读到最后会有这样一个境界”:“知识犹如漫山遍野的石头,他来了,只轻轻一挥鞭子,那些石头便忽然地受到了点化,变成了充满活力的雪白的羊群,在天空下欢快地奔腾起来。”(曹文轩《个性是阅读的关键》)“充满活力的雪白的羊群,在天空下欢快地奔腾起来”就是因了阅读者优质的阅读个性而逼近了作品。


5.    宏微关照

    在整本书的阅读中,宏观的主题叩问要与微观局部的感受体验(细节的、语言的),二者之间要相得益彰,互为表里,相互佐证。没有局部(细节的、语言的)真切的体验,整体的感受与理解一定难脱别人的、概念化的窠臼。因此,宏微之间必须要有内在的照应。

    南宋人陈善在所著的《扪虱新话》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的出入法,就是一种宏微关照。此外,在现代学人中钱理群先生就是一个可以在宏微叩问与微观体验之间自由出入的人。他的不少学术著作都可以于此给我们诸多启示与借鉴。


6.    资源整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