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那缕炊烟
高一4班 毛博文
时间已昏昏欲睡,古凉州那一支羌笛。还在起伏的皱纹间读出岁月寂静的回声。时间已然随烟飘走,少时记忆却于烟雾中浮现,清晰。湍急的漩涡,席卷了柔情。
车开得很快,还没来得及回忆太多便到站了。下车后,左顾右盼,寻找家乡熟悉的面庞。夕阳下,小路依然,青山依旧······我搜寻着--像一个丢失了孩子的母亲那样,急切地找寻着,找寻那缕令人迷醉的炊烟。
厨房的木门在“吱呀”声中被推开,年幼的我便莽莽撞撞地冲进这白气弥漫的“仙境”。这时,额上沁着汗珠的外婆往往会用一把蒲扇,轻轻把我往外赶,嘴里还念叨着:“乖乖呦,厨房烟气重,呛鼻子熏眼睛的,快出去,饭马上就好喽。”当时懵懂,尚未在意外婆被熏得通红的眼,现在想来,加之汗水流入,必定是生疼的吧。待饭菜上桌,外婆看到狼吞虎咽的我,笑纹便爬上了她的脸颊,目光中的慈爱已盈满将溢。原来,袅袅炊烟中,充盈着的,缠着绕着的,是爱与温情。
离开家乡多年未回,东南西北的食物杂食既久,小时建立起的味觉系统被打破了,打乱了。我更爱吃的,只是外婆做的菜:烧的柴是自己砍的,水是纯净甘冽的山泉。于外婆的细心中,焖煮,煎炒,在高温下化成融着香气的炊烟,弥漫,升腾,在游子的心中打着旋儿。可能就是受这缕炊烟驱使,我才会再次回到这个令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还是熟悉的炊烟。已到饭点,我便没有打搅外婆,蹑手蹑脚地来到厨房。那些锅碗瓢盆还是十年如一日,浸润了半辈子的酸甜苦辣,有生活气息。事实上,外婆的美食做法很简单,有时是西红柿蒸鸡蛋,有时是野菜撒点油盐,有时是逢年过节的饭菜重新炖一炖,不过都有好滋味。忙乱中的偶然回头,外婆的眼中映出我的身影,紧接着一声惊呼,随即感受到了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恍然间,已经比外婆高半个头了啊。不知是被炊烟熏的还是怎的,双眼酸胀胀的,似乎还能挤出一两滴泪来。整个世界安静的不正常,连锅里翻滚的“咕嘟”声,也似乎被烟气掩去。
饭菜上桌,赫然多了一盘腊肉,那是外婆过年也舍不得吃的珍藏,冒着自然的精气。外婆望向窗外,竟有那么一瞬间的失神,嘴里喃喃道:“这房子,不久也要拆喽······”我并没有多吃惊,这是岁月带给故乡的必然变更,这些老去的味道,老去的木材,老去的手艺,以及,老去的外婆,都慢慢消散在过去,被已经消失了的炊烟带着它们越飘越高,越飘越淡。
外婆用心,用情,用粗笨的手艺,做出的虽然家常却入味入心的饭菜,被炊烟印上手掌的粗糙与温情,成为心中不灭的痕迹。
忆那缕炊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