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江苏省 2021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模拟训练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3-12
 

江苏省 2021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模拟训练

思 想 政 治

2021年1月

本卷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祝考试顺利!

 

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某市发放了“普惠型”和“红利型”两种消费券。“普惠型”消费券人人有份;“红利型”消费券只对低保、特困等四类救助对象发放。发放“红利型”消费券   C

A.是完善我国分配制度的重要举措   B.是政府运用货币政策刺激消费的手段

C.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稳定人民生活   D.有利于实现消费升级,刺激经济增长

2.为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中央财政于2007年开始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截至2019年底,农业保险累计支付赔款2400多亿元,服务农户数从0.5亿户次增至1.8亿户次,提供的风险保障从0.1万亿元增加到3.6万亿元。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是    C

①获得财政补贴,降低成本支出       ②增加生产投入,促进产业发展

③购买农业保险,支付保险费用       ④转移灾害风险,稳定收入预期

A.①→③→④→②     B.①→③→②→④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3.表1:2019年我国营商环境若干优势指标及国际比较

国家

创办企业所需时间(天)

通电所需时间(天)

筹纳税所需时间

(小时)

纳税项

(数量)

征信信息深度指数(1=低至8=高)

企业信息披露程度指数(0=少至10=多)

中国

8.6

32

138

7

8

10

德国

8

28

218

9

8

5

日本

11.2

80.9

128.5

19

6

7

美国

4.2

89.6

175

10.6

8

7.4

注:根据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我国营商环境排名从2017年的第78位跃升至2019年的第31位。

资料来源:转引自《疫情冲击下的中国经济》,人民出版社,2020年。

 

 

从表1可以得出,我国   C

①减税力度超过部分发达国家

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的环境得到改善

③部分营商环境指标优于美国

④政府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世界银行WDI(世界发展指数)数据显示,2005年到2018年间,中国GDP占世界比重从4.81%逐年增加到15.84%。而美国从27.57%到23.91%、欧盟从30.39%到21.85%、日本从10.01%到5.79%。同期人均GDP方面,中国年均增长率为6.1%,美国为2.29%,日本为1.0%,欧盟发达经济体为1.8%,世界平均为1.84%。这种"此消彼长",预示着正处发展中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   D

①贸易顺差将持续扩大,保持出口竞争新优势

②经济发展将越来越依赖国内市场和国内消费

③收入格局由国内国际双循环转为国内大循环

④需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H镇辖区29个村,每村都有一本俗称“草根宪法”的《村民自治章程》,内容包括村民组织、村民权利和义务、经济管理、执行和监督等9个方面,是村民自治的“大纲”。“草根宪法”的制定和实施,激活了基层民主的“一池春水”,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村民参与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这表明   A

①广大村民是农村基层民主自治的主体

②基层民主在实践中展现出蓬勃生命力

③我国基层民主有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

④制定自治章程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承办全国人大代表的建议930件、全国政协委员的提案631件,其中多位代表委员提出的建议、提案,在制定深化医疗改革重点工作任务、开展医疗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时,被予以充分吸收和采纳。上述做法能够  A

①集中各方智慧,推进科学精准施策

②更好地适应改革发展需要和增强群众获得感

③落实代表委员行使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力

④促进人大、政府、政协等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问冷暖,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话生产,与“亲戚”一起下农田忙春耕;谋发展,送去脱贫致富“金点子”……在“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中,新疆各族干部职工奔赴南北疆乡村,共播发展的种子。这一活动  B

①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②保证了少数民族地区享有民族自治权

③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④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9年4月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用“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来形容共建“一带一路”。下列选项与“本”和“道”含义不相符的是   D

 

 

 

A.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

B.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时代要求

C.各国人民过上更好日子的强烈愿望

D.发展中国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迫切需要

9.“礼者,天地之序也。”回顾新中国成立的70年历史不难发现,国家重大纪念日举行阅兵和群众游行已是制度化安排,通过行为符号(阅兵、游行、升旗)物件符号(花车、领导人巨幅画像)声音符号(鸣放礼炮、奏国歌)语言符号(领导人讲话和标语口号)等仪式展演方式强化了民众的政治参与意识,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忱。由此可见  D

①阅兵和群众游行活动显示了大众传媒的强大功能

②文化符号是文化的物质载体,创新了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仪式展演可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实现爱国主义的具象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敦煌莫高窟里的壁画“飞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中华文化奇葩。那曼妙的舞姿、空灵的飘带跃动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蕴、审美情趣和风土人情,给人以无穷的精神享受。据此可知,敦煌飞天

①既是民族文化,又是外来文化       ②既是传统文化,又是当代文化

③是融汇多种文化的新文化       ④是滋养心灵的重要食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面对新冠疫情,广大医务人员为拯救生命不怕牺牲、逆行而上;科技工作者为研发疫苗夜以继日、攻坚克难;武汉人民为顾全大局不畏疫魔、坚守封城;全国人民为战胜疫情团结一心、守望相助。这体现了  C

①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③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④中国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来阐述问题,注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比如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全面协调、坚持调查研究等。上述方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应正确的是  A

A.坚持实事求是——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B.坚持问题导向——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C.坚持全面协调——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D.坚持调查研究——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13.山东曲阜孔庙有一处建筑,呈现为“勾心斗角”的样式(图1)。所谓“勾心”意指檐角向心,所谓“斗角”是指檐角彼此相向,像戈相斗,这种建筑风格的屋顶构件之间相互牵引、相互连接。“勾心斗角”的建筑设计既节约空间又具有审美价值。这表明 B

①“勾心斗角”的建筑设计是人们建立的一种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比自在事物的联系更系统

③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联系形式

④意识可以创造出世界上原来没有的东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1

14.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这表明   D

A.创新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B.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先导

C.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

D.人可以认识和运用社会发展规律来改造世界

15.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民众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基础性法律,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制定民法典体现的唯物史观原理是D

①经济基础的变革总是先于上层建筑的变革

②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

③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离不开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④上层建筑定要适合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简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9分,第1710分,第189分,第1912分,共计40分。其中第16题、第17题、第18题为必答题,第19题为选做题。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所提问题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和说明。

1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一:

图2:2013~2019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贡献率和居民恩格尔系数的变化

材料二:2019年11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共有155个国家(地区)、26个国际组织、3893家企业参加,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累计意向成交额711.3亿美元。进博会设置装备、食品、医药、健康、服务等展区,与大众品质生活的消费密切相关:从新抗癌药到智能化的医疗设备,从体现绿色概念的护肤品到高科技垃圾粉碎机,从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到有助于创建“养老型城市”的康养产品等,集中反映了当前消费的新热点、新趋势。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说明消费变化对我国生产将产生的重要影响。(9分)

 

 

▷奋力争取温饱(1949-1978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党和政府带领人民迅速恢复生产,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直至改革开放前,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虽然明显改善,但总体上仍然处于奋力争取温饱的阶段。

▷稳定解决温饱(1979-1991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推行、城市国营企业自主经营权的扩大和一系列收入分配改革措施的出台,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较改革开放初期都有了明显提高。

▷实现总体小康(1992-2012年)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我国又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热潮,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落实一系列居民增收政策,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迈向全面小康(2013-2018年)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深化实施,重点群体收入增长措施持续发力,精准扶贫政策深入推进,对城乡居民的收入增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7.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领导人民实现了生活从温饱不足到迈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生活的历史性跨越。(10分)

 

1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9分)

材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九曲黄河万里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早灾害作斗争,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20世纪中叶,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手中。经过几代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进行的全面整治,黄河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2019年9月,习近平郑重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他深入剖析黄河水少沙多等难题症结,强调黄河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习近平关于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了行动指南。

运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黄河治理战略思想的科学性。(9分)

 

19.【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小题评分。(12分)

A.【经济学常识】

材料:1974年哈耶克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获奖具有特殊意义,标志着盛行了大半个世纪以国家干预为主要取向的经济学潮流的逆转。

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思想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最有影响的思想潮流之一,在90年代的市场化改革中,哈耶克的理论被一些改革家作为行动指南。在新自由主义思想潮流的指导下,东欧、拉美等许多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陷入困境。

结合材料,分析从失败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实践中,我国经济发展可以汲取哪些经验教训?(6分)

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材料:特朗普执政以来,美国政府执意推行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内外政策,国内各种矛盾有增无减。新冠疫情在美国大规模暴发则无情地撕下了“美式人权”的虚伪面纱。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抗疫和复工复产问题上争斗不止;特朗普与多位民主党籍州长在应对疫情问题上几乎每天上演“隔空互怼”;特朗普总统为了彰显功绩、争取连任,不顾疫情实际,一再夸夸其谈、谎话连篇;美国政府在应对疫情上自利短见、不负责任、任性低效。正因如此,短短两三个月时间,美国的新冠疫情严重失控,民众大量死亡、工作急速流失,种族主义和社会不公的伤疤再度被撕开,美国民众成为美国政治的牺牲品。

结合材料,分析新冠疫情下美国民众成为美国政治牺牲品的制度性原因。(6分)

 

 

C.【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材料: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年4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加快高铁更好地“走出去”提出两条政策建议。(6分)

 

 

三、探究题:本题17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探究,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策略等。

20.脱贫攻坚是历史给出的时代考题,广大青年成为解答时代考题的生力军。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7分)

材料:青年乡村“网红”小甘搭乘“短视频+电商”的快车,开辟山区农产品销售新渠道,2018年,其团队共推介销售你农副产品400多万公斤,产值超过2300万元,实现了和大山里的乡亲们“一起走上致富路”的理想。

青年教师胡博士,“一门心思帮助村民脱贫”,运用大数据,精准解决农村贫困户就业和培训难题。他与当地的就业部门合作,打造智能就业平台,实现劳动力与岗位智能化匹配,3年推荐就业岗位超12万次;开发培训人员智能化管理体系,有针对性地为贫困户提供订单式岗位培训。

青年学子小锋休学创业,投身高效晶硅太阳能材料的批量制造,致力于光伏扶贫。他使用公司自产太阳能电池板,帮助居民在自家屋顶建光伏电站,将太阳能资源转化为电能,居民从售电款中获得分红,目前已有陕西、河北、广西等地千户居民成功脱贫。

立志“帮老百姓脱贫”的海归青年小静辞掉北京的工作,返回“中国山楂之乡”创业。她组建山楂研发团队,用科技提升山楂的附加值,促进山楂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吸纳1400余户贫困户入股、建立扶贫工厂、带动就业等,帮助当地农民增收。

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代青年正用青春演绎着一个个精彩的扶贫故事,涓涓细流正汇聚成乡村振兴的时代洪流。

(1)运用创新意识的知识,说明四位青年为什么能够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作出贡献。(7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上述扶贫故事给新时代青年担当使命的启示。(6分)

(3)就“青年学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两条思路。(4分)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