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快递】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初步探索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2-26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初步探索

“    AI”即人工智能,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英文缩写,对于如今的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我国已经迈入了“互联网+”、“大数据+”的时代。上个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还不具有人的创造力、思维能力,而现在AI发展的新的算法是模仿人脑思维基础上的计算机实现。他已经具有了创造性、智慧、直觉。AI运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体验。近年来人工智能也广泛的运用在音乐上。主要有人工智能作曲,智能乐器,及在音乐传播中的应用。
    目前人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复杂的音乐创作与制作。人工智能可以模仿音乐家的音乐风格,从而创作出相同风格的音乐。如歌曲 “Daddy’sCar”是机器分析了“披头士”乐队的歌曲风格后自动生成的歌曲。还有虾米音乐App的音乐实验室的“AI”写歌,可以自动创作出音乐,还有为用户哼唱的歌曲自动配伴奏的功能。这些功能降低了作曲的难度,让没有多少音乐基础的人们也能感受到作曲的乐趣。
智能乐器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乐器学习的效率,智能乐器可以起到陪练的作用,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和能力给出学习的策略,及时纠正学生练习时的错误。
“AI”在音乐传播中有很广泛的应用,大数据根据用户平时聆听歌曲的喜好,推荐用户可能喜欢的音乐。 音乐推荐的功能让用户拓展自己的个性化歌单。 网易云音乐、虾米、酷狗音乐等APP都有音乐推荐功能。 不仅如此,“AI”还有旋律识别功能,根据播放的音乐旋律片段快速识别出作品。 还有预测音乐是否流行的功能,根据音乐的风格和喜欢此风格人群的多少,就可以预测出音乐是否流行。

一、利用人工智能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更好的发展。
尽管“AI”在音乐上的运用有很多,可是目前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运用的却很少。人工智能要如何运用在我们的课堂音乐教学中,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便利,首先必须了解目前我们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方式,和遇到的教学问题。
音乐学科是非常特殊的学科,音乐学科即是陈述性知识的学科(如:乐理,音乐史,艺术概论等),又是程序性知识的学科(如:各种器乐的演奏与歌曲演唱等)。所以在教学上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技能知识的传授。用乐器表现音乐的教学法是我们目前中小学课堂常用的教学法,如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各种打击乐器,还有铃木镇一的器乐教学法,还有竖笛,排箫等的班级器乐教学,让学生在参与、表现、器乐演奏中获得音乐体验。

 

然而用乐器表现音乐的教学法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学生买不起乐器,或班级演奏水平参差不齐,学生不能保管好乐器等问题,还有乐器音色单一不能丰富表现音乐的问题。
我们目前的课堂音乐教学都围绕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感知音乐并喜爱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而设计。但我们的国民音乐教育仅仅是让学生感知体验音乐喜欢音乐还是不够的。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利用人工智能,让学生在感知体验音乐喜欢音乐的同时,还能掌握一门音乐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们达到需要的教学目标,我们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解决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遇到的困难,使我们的音乐教育等到更好的发展。

 


二、“AI”技术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一)开发数字音乐制作课程的尝试
笔者认为开展数字音乐制作课程可以很好地解决目前中小学课堂器乐教学所遇到的问题,数字音乐制作课程也是让学生去演奏音乐,不同的是数字音乐不需要用乐器演奏,不用担心买乐器和保管乐器的问题,并且软件中有多种乐器,音色丰富饱满,还可以添加多层音轨制作多声部多线条的音乐。
数字音乐制作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开设数字音乐制作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和感受能力,制作能力,创新能力,点燃学生的音乐创造热情。“sound bug”软件是一款非常实用的音乐制作软件。也许一首需要多人演奏的交响乐作品,而运用此软件一个人就可以制作出这首交响乐作品的音响效果。“sound bug”软件里面乐器种类丰富,可以感受不同乐器音色。制作过程也易于操作。运用这个软件我们可以把课本上的乐谱,变成“活生生”的音响。软件中还自带了AI作曲功能,输入一段主旋律后点击AI作曲,软件会自动为旋律配置音色丰富的和声;软件还有智能演唱功能,如果制作者自己不想演唱,可以让智能机器人代替演唱。全曲制作完成就可导出音频生成mp3、wav等各种所需的格式。连接上电子琴、midi键盘、或手机后还可以组建一个虚拟乐队,可多人同时参与演奏。还可以运用这个软件进行乐曲的创作。“sound bug”软件使用如下图:

 


笔者在七年级课堂上进行过“sound bug”软件音乐制作的教学。在计算机教室每台电脑上都安装好了软件,第一节课就是制作《小星星》,对于这首音乐学生们都太熟悉了,老师制作完第一小节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每个学生都掌握以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后面几小节,学生边制作边聆听能及时发现自己节奏及音符是否正确。制作完后还让学生尝试变换不同乐器的音色,听听音响效果。一节课下来学生都能完成《小星星》的音乐制作,有的是小提琴音色,有的是吉他,有的是管乐,每个学生都制作出了有自己特色的《小星星》音频,看得出来学生们对音乐制作非常感兴趣,一节课下来学生即学到了乐理知识,也在电脑上参与了乐器的演奏,感受了音乐的乐趣。在之后的教学中会让学生制作节奏复杂的音乐,及为音乐编配伴奏。除了可以制作器乐音乐,还可以制作多声部的人声合唱的音乐。
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对旋律进行音色的编排,展开自己的创作并当场播放,大大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提高了教学效率。数字音乐制作课程不仅可以让学生从音乐的本质出发表现、参与、感知体验音乐,学生还能掌握一门音乐制作和音乐创作的技能,大大的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是非常值得在小学高年级和中学推广的一门音乐课程。总而言之,数字音乐制作课程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相关音乐教师应充分对其进行重视,对音乐教育的效率进行提升。

 


(二)开发“音乐情景剧”软件的设想
尽管“AI”在音乐上的运用软件正在逐渐增多,但能够完全适合中小学音乐课堂的软件却还是凤毛麟角。笔者认为除了开设数字音乐制作课程以外,还可以开发适合中小学生音乐课堂的音乐软件。围绕新课标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的课程理念,和针对于小学生好玩、好动、好奇心和模仿力强的特点,笔者设想开发一个“音乐情景剧”软件,让每一节音乐课都是一场学生现场展示的音乐剧,并且每一节音乐课的剧本情节都不一样。课堂上即有生动的动画,还有好听的音乐带领着学生进入到音乐故事中,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需要学生来扮演,并用歌声、舞蹈、器乐表现出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