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探索“合作对话”教学范式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1-02-26
 

探索“合作对话”教学范式

管永新

    “合作对话”教学是理想教育文化追求的教学范式,教师围绕学科教学主题、目标和内容,确定对话主题和次主题,通过对话唤醒、对话活动、知识建构、实践拓展、巩固深化等环节,实现学生知识建构、思维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提升。整体来看,“建立师生成长共同体”“构建师生+时空”“恰用教学方法论”是“合作对话”教学范式的有效策略。

    建立成长共同体是前提

    理想教育文化倡导在“合作对话”教育教学活动中建构形成“师生成长共同体”,围绕“对话”主题开展一系列“对话”活动。通过“对话”弄清问题,形成新的认知;掌握新的研究方法,形成新的技能;澄清一个观念,拓宽思维视野;经历一个过程,完成一项任务或悟出一个道理等。

    以靶子课《同底数幂的乘法》一课教学为例,传统教学中教师强调单位时间内掌握数学定理、公式或结论的数量,追求教学任务的完整和完成。“合作对话”式课堂中师生构建成为成长共同体,围绕对话主题“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展开对话,对话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点拨,学生则在同底数幂相乘练习和训练过程中逐渐观察发现计算规律,进而抽象提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习得的不仅是知识,还体验了法则发现完整流程,并在这个体验过程中习得观察、归纳、抽象、证明等基本思想方法,达到了思维发展和学科素养提升的目的。

    构建“师生+时空”是保障

    传统课堂时空主要以课堂和教室为主,时空选择以有利于教师知识传授为标准。理想教育文化理念下“合作对话”式课堂教学时空以是否有利于“合作对话”目标达成为标准,以教师为流动坐标原点的课堂教学时空,教室、实验室、专用教室、运动场、自然界以及社会等空间均可作为师生“合作对话”的空间。学生座位形式也可根据师生对话效果需要选择“马蹄形、梯形、小组合作、实践体验、实验探究、两人辩论”等多种形式。

    在课题课《多次相遇和追击相遇问题》教学中,教师发现学生由于缺乏空间想象和数学抽象能力,总是不能画出准确的解题示意图。于是,课题组教师讨论后将学生带到操场,让学生两两一组进行实践探究,学生在运动跑道上跑跑、停停、走走、画画,边走边标记,一会儿与问题对话、一会儿与同伴对话,时而自我否定、时而又欢呼雀跃。整个过程中教师反复质疑、学生不断实践,促进了认知的深度内省。很快学生对这类问题有了理解和认识。由此可见,构建有利于师生对话和成长的“师生+时空”是实施“合作对话”式教学的必要保障。

    恰用教学方法论是策略

    “合作对话”教育教学范式需要教师在“对话”过程中恰当运用理想教育文化所倡导的扰启、内省、质疑、实践等教学方法论。如借助扰启的“撩拨”唤醒学生对话意愿,激发学生对话兴趣;通过扰启的“干扰”或“扰乱”促进学生对“对话”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思考,透过现象理解和认识事实本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质疑或引发学生深度思考,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或帮助学生明确思维方向,形成学习观点;通过实践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认知体验,提升学习效率和效果。适切的扰启、深度的质疑、充分的实践有利于促进学生深度内省,深度内省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建构、思维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提升。

    在关于“1”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撩拨”和“扰启”学生“合作对话”的意愿,“干扰”或“扰乱”学生的原有认知,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认识。再通过“实践”让学生把身边的1找出来,教师则通过“质疑”帮助学生明确思维方向,进而认识“数学抽象”概念。通过这一系列扰启、实践、质疑促进学生学习的内省,让事实、证据确凿,逻辑合理。最终,学生不仅弄清了问题,形成了新的认知;掌握了新的研究方法,形成了新的技能,还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作者系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望京实验学校副校长)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