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教学设计的本质是评价驱动的课程建构逻辑。逆向教学设计并非仅仅将学习结果放在教学设计的首位,而是将学习结果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估同时优先考虑,把原本用来检测教学效果的评价任务提至教学活动之前进行设置,特别强调评价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一种评价育人的课程观。没有评价的充分介入,逆向教学设计就没有实质意义。那么,评价任务在逆向教学设计中为何前置、如何前置及其怎样驱动教学呢? 评价任务为何前置 美国课程专家威金斯在《教育性评价》一书中指出,课程不能脱离评价,也不能先于评价,并由此提出“反向”构建教学思路,即先确定希望学生理解的东西和改进这种理解的评价任务,由此我们才能决定如何更好开发出帮助学生掌握有关学识和能力的一堂课的教学活动。“希望学生理解的东西”指学习目标,回答的是“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的问题;评价任务的目的是“改进这种理解”,回答的是“怎么知道已把学生带到那里去”的问题。要清楚是否已将学生带到目的地,就要先明确到达目的地的成功标准,即回答“学多好才算好”的问题。 评价标准是对学习目标的进一步厘清与细化,也是通过评价任务寻找学生达标证据的重要依据,它强调的是学习结束后学生学习表现的变化,使教学目的更加清晰且具有意义。因此,评价标准总是伴随着学习目标的确定而确定,同时也为设计评价任务搭建了骨架。评价任务实质上是检测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作业。作业有多种,究竟哪个最能检测学习效果呢?这就要看哪个作业最能收集到评价标准所厘定的学习表现。 评价任务前置是为了确保学习目标的实现。它将过去被关在课堂暗箱中的教学效果明朗化,也将教师的教学责任清晰化,促使教师在教学设计之初就以审慎的态度反思教学,时刻把学生发展放在课程规划的中心。 例如,有教师将《登上地球之巅》(七年级语文下册)一文的某项学习目标定为“概括登山队员攀登珠峰的经过”之后,接着进行深度追问:达成这项目标意味着学生能做什么呢?什么样的作业能够诊断学生达标情况呢?实际上,他就是在设计评价标准和评价任务了。这时,教师既是教学的设计者也是自己教学的评价者,具有为自己教学成功而努力的强烈责任感。 当前许多课堂教学之所以高耗低效,并非没有采取逆向教学设计,而是学习目标笼统,评价标准模糊,评价任务不到位。课堂上学生大多处于“猜”教师答案的学习状态,教师则处于“学生说得都对”的两可评判中。比如,有教师将上述《登上地球之巅》的学习目标定为“掌握登山队员攀登珠峰的过程”之后设计教学活动,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再让学生画出关键语句,体会登山队员攀登珠峰的过程。“掌握”“把握”“体会”究竟指什么,它们的内涵是否一致,“攀登珠峰的过程”中的“过程”又指什么,这些有关认知过程和核心知识的关键内容事先不明晰,直接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无结果,教师教无目的,教学效果成为难解之谜。 评价任务如何前置 逆向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习表现为基础的课程观,它注重教学的终极目的——学生在学习结束后能做什么事,即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迁移能力,因此评价任务并非用来评估学生累积知识的情况,而是主要用于收集学生建构知识的思维活动信息,一方面帮助教师“看见”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发展过程,从而适时就教什么及怎么教的课程作出决策;一方面帮助学生“看见”自身思维进步的证明,从而不断激励自己获取更高水平的学习成就。所以,准确地说,逆向教学设计中的评价任务应为表现性评价任务,它一般是以限制性反应题考查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这种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或者回答模式,良性的限制性反应题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组织、整合、综合,不良的限制性反应题则考查得更具综合性和灵活性;对于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目标,往往通过设计真实情境的评价任务来考查。 也就是说,要针对不同的学习目标配以相应评价任务,基于理解性目标设计限制性反应题目,基于运用或迁移性目标制定真实性评价任务,并在教学设计中以“前述后绘”的方式进行设置。 在学习目标确定后先述评价任务简案。评价任务前置蕴含着科学分析的思想。学生有没有真正学习,很难精确测量。评价任务就像一面特殊的镜子,照见学生思考及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使学习思维外显化,以帮助教师清晰诊断、把握学生学习上的难点和痛点。这将长期受“基于经验的教学观”影响的教师引向了“基于科学的教学观”,使教师以实实在在的学生成长的证据衡量教学效果,而非像过去那样注重教学容量的大小。 因此,在确定学习目标之后,教师首先要有意识地思考“怎么评”的问题,界定学生达成目标的具体表现;其次需要认真思量“用什么来评”的问题,选定能够检测出学生达标情况的平台,达到确保实现学习目标即可。 例如,根据内容、学情分析及课程标准解读,有教师为《海底世界》(三年级语文上册)一文确定两条学习目标。目标1:小组讨论,分析文章段落的内部结构,归纳围绕一个中心写段落的方法;目标2:联系实际,运用所总结的围绕一个中心写段落的方法,试写一段话。 如何得知学生是否达成目标呢?这位教师找到目标1中的关键词“分析”“归纳”“段落的内部结构”“写段落的方法”等,明确这是一条理解性目标,学生的思维需要满足这样一条路径,即对文章的重点段落进行解构,找到段落内部句子之间的关系,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分条总结一般写法,这样就确定了目标1的评价标准;依据评价标准的内在规定性,确定用“画结构图”的方式检测学情。目标2是一条迁移性目标,学生不仅要满足目标1的标准,还要满足语言、字数的要求,同时根据目标中“联系实际”“试写”等关键词,确定利用本校校园情境考查学情。 最后,将针对两条学习目标的评价任务概述如下:针对目标1,学生能用思维导图呈现文章重点段落的内在关系并讲解;针对目标2,学生能抓取一个角度将本校某一特点写清楚。 在学习环节设计中再绘制评价任务详案。评价任务前置是为了提高目标意识,提醒教师在思想和手段上先要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而学习目标是否能够达成,还需要针对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有学习才有评价,评价任务为学习目标而设置,又因学习活动的展开而有意义,因此在学习环节的设计中,评价任务则居于学习活动之后,以详细的情境描绘及对应答的规定策划检测学情的平台,为学生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提供合适的机会。 上述《海底世界》的两个评价任务详案如下: 评价任务1:海底世界丰富多彩,文章作者是怎么把它的某些特点写清楚的呢?请你借助一个段落,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其内在结构,归纳出围绕一个中心写段落的方法,并用自己的话讲解。 评价任务2:海底世界什么样?作者的一只妙笔将海底世界描绘得奇妙无比,多姿多彩;我们每天生活的世界——学校什么样呢?你能用自己的生花妙笔描写出它的别样风采吗?请你任意选取一个角度,围绕我们学校的某个特点写一个片段。 评价怎样发挥作用 逆向教学设计以终为始,以最终的输出倒推输入内容和输入方法,寻求达成学习目标的简捷路径和最佳方案。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始终在场,就像汽车上的GPS定位系统,一直监测、收集着学生学习的信息,因此逆向教学设计中的评价又称形成性评价或过程性评价,它是目标参照的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着本质区别,强调学生自身的成长,以促进与完善学生学习表现为目的,而不是将学生分级、分层。 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传统教学一般始于教师的教,终于教师的评,学生的学习成为教学和终结性评价的被控制方,学生难以感受到自主学习及成长的乐趣。逆向教学设计之下,课堂教学则起始于学生的学,发生于评价收集到的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基于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教学,指导学生修正、完善,直到真正学会。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建立在“学生没有学会怎么办”的评价结果之上,学生展开学习,教师在一定节点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然后对评价信息进行分析,发现学生思维上存在的典型问题,再基于典型问题进行反馈、指导。这里,形成性评价不是教学终结,而是教学开端,这样的教学逻辑自然生成先学后教的课堂生态。 例如,在上述《海底世界》教学中,学生围绕目标1展开两项学习活动:一项是自读课文,概括海底世界的主要特点;一项是小组讨论,总结将海底世界的某些特点介绍清楚的段落写法。一定时间后,学生学得怎么样呢?教师出示评价任务1检测学情,发现大多数学生都能把握到《海底世界》重点段落的总分结构及举多例说明的写法,而认识不到总说句与分说句之间一致性的关系。这就迎来了教学的时机。教师首先对学情进行反馈,然后出示了一个反例——总说句与分说句关系疏离的段落——让学生对比阅读,在学生发现问题后,指导学生补充有关写法的结论,并强调总分结构的关键就在于分说句中所举例子与总说句的内涵一致,从而帮助学生完整建构了“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个新知。 逆向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观和教学质量观的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教什么内容”和“怎么教”,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作为教学设计与实施的中心;逆向教学设计则注重“学生学什么才好”和“学生究竟学会了没有”,把学习结果和学习效果作为设计教学的重心,构建了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环境,对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作者单位系河南省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