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末复习综合练(四)
一、选择题
1.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执行火星探测任务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正式启航,迈出了我国自主探测行星的第一步。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探测世界奥秘,求索万物本源,试图解开“我是谁?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天问”。这种绵绵不绝的好奇心,就触及到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表明( )
①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②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③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 ④对世界的思考对我们正确改造世界具有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20年9月23日,“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定宇回母校做报告,在报告中他动情地说:“我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为什么不让生活更丰满呢?正因如此,希望在大瘟疫肆虐的时刻,我能用残缺的身体燃烧出的微弱之光,疗愈世间的伤痛!”我们从中感悟到( )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②世界观指导人们的行为
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依赖 ④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0年袁隆平院士和他的研究团队研制6%的耐盐碱水稻筛选种植获得初步成功,平均亩产300公斤以上。他说面对困难和矛盾要从哲学著作中汲取智慧。材料强调的是( )
①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决定哲学发展
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④哲学为具体科学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阅读下面漫画,关于“谁”动的争论,体现了(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分歧
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歧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5.10月1日,在举国欢度国庆、中秋双节之际,“天问一号”首次传回深空“自拍”照,以特别的方式向祖国报平安!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7月23日发射升空,升空后经历7个月左右的长途跋涉,到达火星并开展环绕和巡视探测任务。由此可知( )
①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②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③思维和存在是相互决定的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下列选项能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
①理生万物 ②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③气者,理之依也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①→④→② B.③→②→④ C.①→③→④ D.②→①→③
7.庄子认为,世界只不过是人的主体观念的产物,是神秘莫测的。下列言论中与这一论断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有( )
①“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②“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③“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④“若在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要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密结合。这体现了真正的哲学( )
①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决定,把握所处历史时代的脉搏
②是“科学之科学”,为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
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能够全面反映任何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④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能够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着其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三大自然科学的发现是( )
①细胞学说 ②生物进化论 ③能量守恒定律 ④地质学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任何哲学思想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厚的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是( )
A.19世纪中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B.19世纪3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C.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D.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11.马克思在近代科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即唯物史观,科学地解释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问题。对此,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为“新唯物主义”,即辩证的、历史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唯物主义”表现在它( )
①实现了科学基础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③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有机结合 ④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2.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运动 B.客观实在性 C.永恒性 D.可知性
1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于2020年11月1日开始,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可为编制“十四五”规划等提供重要信息支持。这是基于( )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客观存在性②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③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 ④人口因素是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因素之一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4.2020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发出倡议: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要站在对人类文明负责的高度,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共建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总书记的倡议是基于( )
①人类应不断增强改造自然和彻底征服自然的能力
②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③主动放弃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是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5.2020年,在全球抗击疫情的背景下,人工智能被赋予了更多的期待和重任。它在信息收集、数据汇总及实时更新、流行病调查、疫苗药物研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大显身手。下面有关人工智能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人工智能是人的思维器官的延伸,能弥补人类在某些智能上的不足
B.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的意识
C.人工智能也具有意识,已经在一些领域赶超人类智能
D.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会逐步替代人类智能
16.作家林清玄写过一首禅诗:白鹭立雪,愚人看鹭,聪者观雪,智者见白。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
A.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B.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不同意识对事物所起的决定作用不同 D.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促进作用
17.2020年8月7日,影片《1917》正式登陆全国院线。该片讲述两名士兵坚守一个信念,奔赴死亡前线,生死传讯的故事。影片《1917》的创造及内容告诉我们( )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大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③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④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2020年7月26日,我国AG600水陆两栖救援飞机“鲲龙”实现海上首飞,初步验证飞机适海性,探索海上试飞技术和试飞方法,为后续开展海上科研试飞,测试飞机海上抗浪性、操控特性结构与系统的工作特性奠定了基础。由此说明实践( )
①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②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④可以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这是因为( )
A.真理是客观的 B.真理是标志客观同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中包含着谬误
20.多年来,我们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基本经济制度。十九届四中全会的一大创新,就是在此基础上,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从认识论看,提出上述创新性重大论断表明( )
①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②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否定自身
③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化 ④改革发展的实践的自觉性创造性不断增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袁隆平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于人体是否有伤害,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来考察,至少需要两代人才能得出结论。”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这句话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的是( )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2.2020年4月,新疆多地天气干燥,且多大风,春季草原防火进入关键期。新疆吉木乃县在河谷封育区投放1000多头牛把易燃枯草和树叶吃掉,同时利用牛粪肥林。实施生物防火所蕴含的哲理有( )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②人类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联系并加以利用
③人类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事物之间的新联系,改造规律
④把握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有利于价值的创造性实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句话启示我们( )
A.要看到部分影响整体 B.部分离不开整体
C.应当着眼整体把握大局 D.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
24.有人说人生有一条必经之路——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怎么能练就一身钢筋铁骨,从而长大呢?这句话表明( )
①新事物的成长壮大不是一帆风顺的 ②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③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④任何真理都包含谬误,任何失败都包含成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构建,又为个人放飞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整体和部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②整体功能总是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③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 ④部分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整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6.有人说,2020 年太过于沉重,似乎处处充满了意外,令人伤感。新冠肺炎来势之猛、疫情传播之烈、范围扩散之广、全社会所面临挑战之大,在新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但我们始终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光,终将迎来最盛大的繁华。下列语句所蕴含的哲理与之相一致的是( )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②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③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习近平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这体现的哲学道理( )
①要看到主要矛盾 ②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改革要善于抓住重点 ④要看到矛盾主要方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8.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中美关系很重要,两国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中美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美要尊重对方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寻求合作共赢。这说明( )
①要从固有联系中把握中美关系,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通过平等对话,可以使中美关系的斗争性转化为同一性
③用中美双方利益的同一性代替斗争作以硬进双方关系的发展
④中美双方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两国应相互尊重、合作其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9.当前,《我和我的家乡》火爆银幕。台儿庄古城是我们家乡的靓丽名片,古城建有晋派、徽派、闽南等八种建筑风格的商铺、民居、书院,荟萃了包括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世界主要五大宗教,形成了三千里运河沿线独有的南北交融、中西合璧的鲜明文化特征。多年来,古城用文化保存了民族记忆、铸造了城市品牌、推动了城市转型、激活和温暖了人们的情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有( )
①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就能促进事物发展
②人们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来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意识的直接现实性能把观念的东西变成客观事物
④意识具有能动性,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0.“创新理者为圣哲,创新术者为慧巧,创新益者为明智”,让全社会“皆创新之是图,无他志焉,无他思焉”,一百多年前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描绘的梦想在当下逐渐成为现实,建设创新型社会,是因为创新( )
①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②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决定社会的变革 ④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2020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在中南海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习近平主持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深入调查研究,以更大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积极破解发展而临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而的风险挑战和巨大压刀,为推进改革发展、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凝聚广泛其识、汇聚强大力量。我们有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坚实国力应对挑战,有足够的底气、能力、智慧战胜各种风险考验,任何国家任何入都不能阻挡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步伐。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知识,分析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的必要性。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0年11月5—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各国带来严重冲击、给世界经济带来重创,但没有阻挡进博会的步伐。第三届进博会克服不利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办展工作,取得丰硕成果,674家参展商、1351家采购商共达成合作意向861项,累计意向成交726.2亿美元,比上届增长2.1%。进博会,以诚相待、以实惠人,中国向世界分享市场机遇,也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多动能。
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上以视频方式发表主旨演讲指出,“让中国市场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我国倡导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捍卫经济全球化,表达出改革开放毫不动摇的坚定意志。中国扩大对外开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再次证明,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的重要动力。
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知识,分析在当今经济背景下各国需要开放合作的原因。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当前,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收官阶段。每一个五年计划或规划,国家都要确定百余项重大工程项目作为带动经济强劲发展的火车头。抚今追昔,我们以一个个五年计划或规划为指引,从“一五”一穷二白起步工业建设,到“十三五”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我们取得了辉煌成就。站在新起点上,我们回首往昔,激情满怀,展望未来,充满信心。进入“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我国有计划、分阶段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性。
34.深圳是中国最早的经济特区之一。过去,深圳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
干”的特区精神,创造了 1000 多项全国第一,为探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立下了汗
马功劳,自身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2019 年 8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
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再次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将在
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发挥示范作用,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积累经验并逐
步推广,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
结合材料,分析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如何体现“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的。(8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