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关于华西雨屏带的描述中,最广为人知的说法是,这一带是“西蜀天漏”女娲补天唯一遗漏的地区。每年5月到10月,集中出现在这一带山区的降雨现象——西南低涡(影响我国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发生于我国西南地区700或750百帕等压面上的气旋性环流或有闭合等高线的低涡),因常被副热带高气压阻留在此,造就了我国仅次于台风的第二暴雨系统,而处在华西雨屏带的雅安、峨眉山等地便迎来了暴雨连绵的日子。到了9月至11月,当副热带高压南退,频繁南下的冷空气与暖湿空气相遇,又形成一年中降雨的第二峰值期:阴雨绵绵的“华西秋雨”现象,覆盖了华西雨屏带的广袤山林。
科学家为华西雨屏带绘制了轮廓 自竺可桢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华西地形雨”的概念之后,学术界开始了对这一地区的研究,“华西地形雨”慢慢演绎成了“华西雨屏带”。这是一个与气象地理、生物地理息息相关的区域,范围一直模糊。长年在这一带开展研究的植物学家专家庄平大致做了一个描述:北端止于绵阳市平武县,南端直抵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东西横亘50—70公里,南北纵贯400—450公里,总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 竺可桢,研究华西雨屏的第一人 1931年,国际气象组织开展第二次“国际地球观测年”活动,并与世界各国约定联合观测地球物理现象为期一年,以此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委员会主席、丹麦气象研究所所长考尔博士给时任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的竺可桢写信,希望中国能承担部分观测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