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化学冲刺的核心知识和解题策略 第三讲高考冲刺:速率平衡的核心知识和解题策略   本章主线:    1、反应方向(能量); 2、可逆反应,条件变   速率变、平衡常数    平衡移动          结论:减弱非消除(瞬间态)  3、等效平衡(等效模型) 4、题型:条件和速率及平衡的综合、  图像、计算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定义表达式:    υ = ∆c/∆t。  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比=化学计量数之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决定因素):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      外因: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其它、原电池  高考热点:  1、控制单一变量的实验设计:  2、反应速率的四性:        一致性、差异性、多样性、综合性 例1.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       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 得出结论。 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 更为合理,其理由是   。  (2)加入0.10 mol MnO2粉末于50 mL H2O2溶液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  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H2O2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A、B、C、D各点反应速率快慢的顺序              为_____>____>____>____。  ③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    答案:  (1)气泡产生的快慢,避免Cl-的干扰。 (2)①2H2O2     2H2O+ O2↑       ② D>C>B>A            ③H2O2溶液的浓度逐渐降低 二.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逆”:可逆反应。  (2)“等”:υ正=υ逆。  (3)“定”: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百分含量、物质的量、 质量、 浓度、反应物转化率等)不随时间变化。  (4)“动”:正逆反应都在进行,υ正=υ逆≠0,体系处于动态平衡。  (5)“变”:反应条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可能不再相等,平衡会发生移动, 直至建立新的平衡。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等速标志            ①υ正=υ逆(同一种物质);            ②某反应物的消耗(或生成)速率:               某生成物的消耗(或生成)速率=化学计量数之比;  (2)断键、成键角度  (3)恒浓标志            体系中各组成的物质的量浓度或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保持不变。  (4)特殊标志:           压强、气体平均摩尔质量、气体密度、体系中气体的颜色等。 三、化学平衡常数  1.表达式:             对于可逆反应mA(g) + nB(g)  pC(g) + qD(g),       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其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2.K值的意义:        表示可逆反应的限度,K值越大,说明平衡体系中生成物所占的 比例越大,它的正向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完全,反应 物转化率越大;反之,就越不完全,  转化率就越小。一般认为K>105时,该反应进行得基本完全。 3.影响因素 影响K值的外界因素只有温度,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吸热反应:温度升高,K增大;  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减小。 四.分析化学平衡移动问题的一般思路: 五.等效平衡: 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一可逆反应,不论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 方向开始,或从正、逆两个方向同时开始,均能达到同一平衡状态,即平 衡时相应组分的含量(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质量分数)相同,这样的 化学平衡称为等效平衡。即在满足质量(原子)守恒定律的前提下,一定 条件下的同一个平衡状态可以对应无数个起始状态。 四要素 容器—恒温恒容、恒温恒压  方程—m+n≠p+q、 m+n=p+q                  (关注非气态)  要求—各种平衡状态间什么相同?                 ( ﹪ 、c、n) 结论—一边倒后各物质起始投入量完全相同或成比例!                         例2.  α1和α2分别表示两个恒容容器中的平衡体系:         A(g)  2B(g)和2A(g)    B(g)的A的转化率。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起始时均增加A的物质的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α1降低,α2增大                 B.α1、α2均降低  C.α1增大,α2降低                 D.α1、α2均增大   例3.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         mX(g)     nY(g)     △H = Q kJ·mol-1。反应达到平衡时,         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B.Q<0  C.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例4.已知:可逆反应N2(g) + 3H2(g)     2NH3(g)   △H<0。         现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且不变的真空密闭容器,向甲         容器中加入1mol N2(g) 和3mol H2(g),在一定条件下发生         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 kJ。在相同条件下,向         乙容器中加入2mol NH3(g)并发生反应,达到平衡时吸收         热量为Q2 kJ,若Q1=3Q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达平衡时甲中N2的转化率为75%          B.达平衡时甲、乙中NH3的体积分数乙>甲           C.达到平衡后,再向乙中加入0.25molN2(g)、0.75molH2(g)                和1.5molNH3(g),平衡向生成N2的方向移动         D.乙中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    N2(g)+3H2(g)               △H=+Q2kJ/mol  例5. 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 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填>、<、=) (已知N2(g) + 3H2(g)     2NH3(g)  ⊿H=-92.4kJ·mol-1)      
  
   
   | 容器  | 甲  | 乙  | 丙  |   
   | 反应物投入量  | 1molN2、3molH2  | 2molNH3  | 4molNH3  |   
   | NH3的浓度(mol/L)  | c1  | c2  | c3  |   
   | 反应的能量变化  | 放出a kJ  | 吸收b kJ  | 吸收c kJ  |   
   | 体系的压强(Pa)  | P1  | P2  | P3  |   
   | 反应物的转化率  | α1  | α2  | α3  |    (1) c1________ c2     P1______P2     (2) a+b_____92.4    (3) c3 ______2c2    P3 _______2P2      α2_________α3    例6.已知:2NO2(g)              N2O4(g);△H<0。在恒温恒容条件  下,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  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① a、b、c、d四个点中,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点。  ② 25 min时,改变了什么条件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  ③ a、b、c、d四个点中所表示的反应体系中,气体颜色由深到浅的顺序 是                  (填字母)。    
 例7.已知:2NO+2CO               2CO2+N2 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 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 实验编号  | T/ ℃  | NO初始浓度/ mol·L-1  | CO初始浓度/  mol·L-1  |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 m2·g-1  |   
   | Ⅰ  | 280  | 1.20×10-3  | 5.80×10-3  | 82  |   
   | Ⅱ  |  |  |  | 124  |   
   | Ⅲ  | 350  |  |  | 124  |  ①在空格中填入剩余的实验条件数据。 ②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表中的II、III两个实验条件下混合气体中 NO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曲线图,并标明各条曲线的实验编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