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多变的圩田 人与水千年棋盘上的新“棋局”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0-12-18
 

所谓圩田,是指在临近江河湖海的地势低洼地区,人工筑堤挡水形成的农田,在我国特别是南方分布广泛,如长江中下游、江淮地区和江汉地区、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等地区。

在不同的地方,圩田有着众多的“别名”,如垸田、坝田、湖田、桑基鱼塘等,但其共同的特征是不变的:低洼处筑堤,内以围田,外以围水。作为我国典型的乡土景观,从鸟瞰角度来看,各种圩田像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棋盘——外堤是棋盘边缘,内部纵横的河道、内堤、道路则是棋盘经纬,池塘、村镇则像是一枚枚棋子。圩田尺度差异巨大,小者几亩,大者可达数十平方公里,“大圩如城垣,小戗如院落”。其形态、地形也颇为多样,有四周高中间低的仰盂圩、中间高四周低的覆盆圩、半边高半边低的倾斜圩等。

这些“棋盘”上,曾有过绝妙的棋局,解决了低地开发、水旱调蓄等问题。一些经典的圩田体系曾光耀古今,如源于春秋时期的太湖塘浦圩田,人们凭借双手在难以生存的低洼沼泽湖区开创了丰饶的田园和完善的水利系统。“纵溇横塘、位位相接”的棋盘式圩田体系具有很高的生产能力。明李诩《戒庵漫笔》曾记载,太湖圩区的农业种植收入是普通农田的3倍,而圩田的副业收入又是农田种植收入的3倍,是“苏湖熟、天下足”的重要助力。在珠三角,河网密布,咸潮顶托,洪涝频繁。人们便将低洼地挖深成塘,将挖出的泥土堆成塘基。以“塘基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形成良性循环。在桑基鱼塘的兴盛时期,虽人均耕地很少,当地人的生活却颇为富足。

从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中,我们可一窥圩田的功绩和富足:“圩田岁岁镇逢秋,圩户家家不识愁。夹路垂杨一千里,风流国是太平州。”除了农业产出,圩田体系还有蓄洪防旱、滞洪排涝,补充地下水、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功能。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