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项选择题专练二
11.化合物X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化合物X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24H22O5
B.能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C.1 mol化合物X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
D.1 mol化合物X最多可与11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12.现有下列氧化还原反应:①2Br- + Cl2===Br2+2Cl-
②2Fe2++Br2===2Fe3++2Br- ③2MnO+10Cl-+16H+===2Mn2++5Cl2↑+8H2O。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还原性强弱顺序为:Fe2+>Br->Mn2+>Cl-
B.①中Br2是Br-的氧化产物,③中Mn2+是MnO的还原产物
C.若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FeSO4溶液,可观察到紫色褪去
D.1 mol Cl2通入含1 mol FeBr2的溶液中,离子反应为: Cl2+ Fe2++2Br-===Br2+2Cl-+Fe3+
13.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由铬铁矿(主要成分为FeO·Cr2O3、SiO2等)制备,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a.步骤①的主要反应为:2FeO·Cr2O3+4Na2CO3+7NaNO34Na2CrO4+Fe2O3+4CO2↑+7NaNO2
b.2CrO+2H+Cr2O+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①熔融、氧化可以在陶瓷容器中进行
B.步骤①中每生成44.8 L(标况下) CO2共转移14 mol电子
C.步骤④若调节滤液2的pH使之变大,则有利于生成Cr2O
D.步骤⑤生成K2Cr2O7晶体,说明该温度下K2Cr2O7溶解度小于Na2Cr2O7
14.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用乙醇与浓硫酸反应制乙烯,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
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
证明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
B |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的溶液的pH |
前者pH比后者大 |
证明非金属性:S>C |
C |
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
下层液体呈紫红色 |
证明氧化性: Br2>I2 |
D |
向某钠盐中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
品红溶液褪色 |
该钠盐为Na2SO3或NaHSO3 |
15.氨氮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因素之一,用次氯酸钠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将水中的氨氮(用NH3表示)转化为氮气除去,相关反应如下:
①NH3+HClO===NH2Cl+H2O
②NH2Cl+HClO===NHCl2+H2O
③2NHCl2+H2O===N2↑+HClO+3HCl
已知在水溶液中NH2Cl较稳定,NHCl2不稳定易转化为氮气。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即NaClO溶液的投入量),溶液中次氯酸钠去除氨氮效果与余氯(溶液中+1价氯元素的含量)影响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次氯酸与氨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2NH3+3HClO===N2+3H2O+3HCl
B.反应中氨氮去除效果最佳的值约为1.5
C.a点之前溶液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NH2Cl+HClO===NHCl2+H2O
D.次氯酸钠溶液pH较小时有O2生成,促使氨氮去除率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