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一、填空。
1.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有这样一位诗人,因为一轮明月而成就了诗坛的千秋美名,这位诗人就是________。这首诗便是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之迷恋、为之倾倒的《春江花月夜》。作者是唐代_______(地点)人,初唐诗人。与_______、_______、______齐名,被誉为“_______”。他在诗风上厌恶 ________ 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 ________ ,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2.《春江花月夜》为_______(体裁)诗,作者吸取了 ________(朝代)民歌的内容形式,打破了六朝以来宫体诗的空洞庸俗,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奠定了基础,对诗歌的继承和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此诗的外在线索是 ________ ,同时又以 ________ 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
1.张若虚、扬州、贺知章、张旭、包融、吴中四士、六朝、自由豪放
2.乐府、南朝、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月亮
二、古代诗歌阅读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描摹了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抒发诗人羁旅思归的心情和仕途不得意的悲慨。
B.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C. 颈联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D. 尾联用典抒写胸怀,“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4. 据《唐诗记事》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诗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简要赏析颔联。
【答案】3. A
(A项,“仕途不得意的悲慨”属于无中生有。这首诗通过诗人望中的所见,写秋风中夜间长安景象,并寄寓着诗人思乡的深远情怀。这首诗前四句写诗人秋晓远望之所见与感受。颈联写景,烘托出秋日凄清的气氛。末两句写归思,通过“莼鲈之思”和“南冠楚囚”的典故,抒发自己欲归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4.(1)视听结合:“残星几点”是视觉,“长笛一声”是听觉;
(2)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人倚楼”是静;
(3)寓情于景:“南归之雁”表达思归之情;“残星”表达远离家乡久居长安的孤寂之情;“长笛一声”表达内心的凄清之情。
(4)选景典型: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更贴近诗人此时的心境;“高楼笛声”悠扬哀婉,打破佛晓的宁静,引发诗人黯然神伤。
度浮桥至南台①陆游
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
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
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
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
注:①本诗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陆游初到福州时。当时陆游35岁,升任福州决曹。浮桥指的是今福州市闽江旧大桥,宋时是由船只连成的。②九轨:浮桥桥面宽广。轨,指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登临缘起,诗人多病而久未登临,但听说南台之名就想去探访。
B.颔联运用夸张手法描写了浮桥的雄伟气象,抒发了诗人的壮阔胸怀。
C.颈联写诗人听到寺楼的钟鼓声,顿感时光易逝,需及时奋进,有所作为。
D.尾联写自己功业未成的悲愤之情,借醉中吹笛抒发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愤慨。
6.清代爱新觉罗·弘历在《唐宋诗醇》中评价本诗“五六雄浑,中兴象自远”。你是怎样理解以上评价的?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案】5.D [尾联中“白发未除”只是诗人沿袭了古时一般文人喜欢言老的习气,而“豪气在”说明诗人雄心壮志仍在。诗人醉中吹笛,是对乐观、豪迈心境的形象化描述。故 D项错。]
6.①五、六两句写的是诗人登临的所见所闻,听到寺楼钟鼓的声音,不禁远眺,只见远处村落笼罩在云烟之间,场景开阔,带领读者把视线投向远方。②五、六两句选取了“钟鼓”“云烟”这两个意蕴丰富的意象,表达了时光变迁、人生短暂的感慨,令人思接千古,营造了雄浑开阔、意韵悠远的意境。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国画是以墨色的变化、线条组织和色彩搭配进行绘制的,墨分五色又是国画艺术发展中的一大( )。历朝历代画家对于墨色的使用和研究到了( )的地步,①_______。若盖上红印效果就非同一般了,有了红印的衬托,就会更加突出主体,墨色的浑厚感和层次感也更趋丰富。
最初,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演变成为画面点睛的作用。自元代以后,印章在国画中的地位显著提高。由于画家不断地探索,墨色和印章的红色的结合是( )的,使之成为国画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印章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运用,要根据具体情况,按照画面的内容和题跋、构图的需要而定,不能( )。印章的风格与书画风格应该相吻合或接近,决不可大相径庭,否则,非但不能增加画面的美,②________。
自古诗、书、画、印一体,印章虽排在尾巴的位置上,③_________。人们在欣赏名画、书法的时候,也能够欣赏到那一方别具匠心的印章。所以说,印章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作品的内容,也影响到人们的联想和心情。
7.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创造 游刃有余 浑然天成 相提并论
B.创举 炉火纯青 巧夺天工 相提并论
C.创造 游刃有余 巧夺天工 一概而论
D.创举 炉火纯青 浑然天成 一概而论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具有了画面点睛的作用。
B.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画面点睛的作用。
C.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方式,后来逐渐具有了画面点睛的作用。
D.印章的使用只是一种为了构图完整的补救方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画面点睛的作用。
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0.下面是某邀请函的草稿片段,其中有四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做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尊敬的王教授,您好!贵校将于今年10月1日举行百年校庆活动。您德高望重、学识渊博,我们诚挚地邀请您惠顾母校。学校正在收集校友著作,您是否方便将您的大作敬赠给我们。校庆活动中,还想请您做大会发言,相信您的讲话一定会对青年学子有些许帮助。如果有特殊情况,请及时告知我们,谢谢!
答:
1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4分)
本报北京11月10日电 (记者刘阳)日前,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及芒果TV主办的中外合作节目《功夫学徒》创作研评会在北京举行。与会者围绕节目的形式内容创新、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等进行了讨论。
《功夫学徒》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由国务院新闻办监制,芒果TV、探索频道联合制作的一档创新节目。节目用外国学徒体验中国职业的创新形式,以点带面,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展示了更富有年轻活力的中国形象,在海内外广受好评,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两亿家庭,能通过屏幕感受到今时今日的中国发展。
7.D [第一空,“创举”指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创造”指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根据句意,墨分五色又是国画艺术发展中前所未有过的举动,所以应用“创举”。第二空,“炉火纯青”比喻学问、技术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地步;“游刃有余”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语境是指“对墨色的使用和研究”,应用“炉火纯青”。第三空,“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也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根据语境不是在说人工雕塑技艺,而是说国画中的颜色完整不可分割,应用“浑然天成”。第四空,“一概而论”指用同一标准来对待或处理(多用于否定式);“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语境指“印章在什么情况下如何运用”,即在不同的情况下有不同的使用,不能用同一标准来对待,应用“一概而论”。]
8.C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共有两处语病:第一处是成分残缺, “印章的使用”是种“方式”,而非“补救”,据此排除A、B两项;第二处是搭配不当,“演变成为”与“作用”不搭配,可将“演变成为”改为“具有了”,据此排除D项。]
9.(示例)①但描绘出的作品显得单一苍素 ②反而破坏了画面的统一和谐 ③但是它的作用却非常大
10.①“贵校”改为“学校”。②“惠顾”改为“光临”。③“敬赠”改为“赠送”。④“些许”改为“很大”。
11.《功夫学徒》创作研评会在北京举行,此节目用外国学徒体验中国职业的形式展现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