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雨,没完没了地下着,裹挟着凄冷的风。
数扇阔大的窗,将外面的风雨和我分割成两个世界,它们在外面的世界中尽管撒它们的野,我则端坐教室讲台上,看管学生晚自习,并将从6点20坚持到10点。
学生很多,并不宽敞的教室里,黑压压全是低垂的脑袋。
本想把一篇早已开头的论文续写完整,然而精神总无法集中,于是,便把学生们当风景看,看谁的脑袋圆,看谁的头发有趣,看谁的表情凝重……然后,开始想二十多年前的日子,想我读高中时的那些夜晚。
那时也有晚自习的,只是那时的晚自习,和现在有着太多的差异。那时的晚自习,确乎是真正的自习,从头到尾也不会有一个老师大驾光临。
那时也没这永做不完的练习。语文除了作文外,似乎再无另外的作业。数学也不过几道简单的课后习题。记忆中似乎只有化学和历史两门作业偏多。化学老师总是要求我们用完成的试卷到他办公室换新讲义,历史老师则喜欢把他猜的考试题编写出来,让我们背诵。这些作业,似乎从未耗尽我们全部的晚自习时光。
那些夜晚,青春在寂寥或躁动中一毫米一毫米地拔节。无论原本在做点什么,只要听到下课的铃声,便会有人狼一般嚎上几嗓子,也会有人抓紧时间跑到操场上切磋武功,还会有人日复一日地在固定地点进行固定的弹跳摸高比赛。
那些夜晚,更多的是如饥似渴地阅读。倘若是冬夜,尚且能安稳地守在教室里,在完成了有限的作业后,捧一本厚厚的书,痴痴傻傻地读。每至过于投入时,少不了就随了书中人儿的遭遇而或疯疯癫癫地笑或悲悲切切地哭,从来也没担忧过同伴的白眼。
到了夏天,便总无法安稳地沉在教室了,夏夜中最理想的晚自习,是端了凳子坐到教室外的走廊上,持一本《萌芽》《十月》等文学期刊,或是《八十天环游地球》《海底两万里》等科幻小说,一边和蚊虫飞蛾作着不屈不挠的战斗,一边一目十行地捕捉字与字的缝隙中隐藏着的秘密。教室里的灯光,从洞开的门窗宣泄而出,水般流淌过一行行散着墨香的文字。
那些夜晚,积封多年的坚冰开始融化,伤痕、反思、寻根等各种文学潮流从我无法想到的角落突然流出。《铺花的歧路》《爱是不能忘记的》《人啊人》《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沉重的翅膀》《棋王》《小鲍庄》等无数部血泪铸就的文字,开始撩拨我单调且脆弱的神经。黑夜用绸缎般柔软的手,擦亮着我的眼球。我的眸子,总会因为一丝意想不到的触动而闪耀出几缕陡见光明的欣喜。
那些夜晚,张飞、李逵、悟空、宝玉和白发魔女、金世遗、黄蓉、萧峰们,一起滋养年轻心头日益茁壮的叛逆,让懵懂的岁月,凭空增添了太多的无法压抑的冲动。而李燕杰、曲啸、张海迪们,又把一种全新的生存意识灌注到我饥渴的大脑中,让我在一边跟着收录机学唱着《美酒加咖啡》时,一边又本能地热爱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军港之夜》。
还有尼采、康德、叔本华,还有意识流、朦胧诗、现代主义,还有《人生的路啊,为什么越走越窄》的沉痛……偌大的世界,被一行行齐整的汉字,码成了令我痴迷、促我深思的思想与智慧。
于是,花儿便开了,一种被当下定义为“最富理想最有激情的八十年代”的花儿的种子,经由这一页页白纸黑字铸就的犁铧的耕耘之后,开始绽放在我和我的那一代人的双眼、双手和大脑中。在这花香中,每一缕风,都掀动起一种蓬勃一种责任;每一片叶,都弥散出一股温暖一股幸福。那时,我们确实万分虔诚地犯傻,想象着世界将在我们的手中,放飞出满天白鸽、满树鲜花、满江欢乐。
那些夜晚,已经有人担忧我们是垮了的一代,也有人开始为我们歌唱,我们却依旧懵懂,依旧如日光灯旁飞舞的生命,一边阅读,一边迷惘;一边指点江山豪情万丈,一边虚掷时光享受无聊。
那些夜晚,生命的触角,因为阅读的存在而开始在黑暗与月色中努力延展。青春的藤蔓,漫过泥土,溢过石块,浸过山峦,汇过湖沼,最终聚合于希望的海洋。我们便在书香与夜色的雕琢下,一点点褪下绒毛,长出胡须,直至某个晨曦初露的日子,突然在镜子里发现,我们的双鬓,已然包裹了无法洗染的苍白。
于是,那些读过的书,便成为底片,保存在并不花哨的人生影集中。却还总担心风霜销浊了它的容颜,便不时翻检出来,精心呵护。
2
如果没有了那些阅读,生命又会在什么样的轨道中运行呢?
日子当然会继续流淌。不舍昼夜间,同样会有一些人一些事儿诞生,又有一些人一些事儿离开我们。我也依旧会无法避免地长大,不论魁伟还是羸弱,不论英俊还是丑陋,都会用我的方式,在这星球上,为卑微的灵魂,寻找一个真实的定位。
而且,或许我会因为阅读能力的匮乏而高考落榜,再为了生存被迫去经商,并在一番摔打之后,成了腰缠万贯的富豪;或许我会因为更专心于高考而把这所有的阅读时间都投放到解题中,从而考取了更加理想的大学,并最终开辟出了一份广阔的人生天地;或许我会因为思维的单一、认知的狭窄而简单快乐,在柴米油盐的琐屑之中,为生命确立起一个“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
这样想来,那灿烂年华中的阅读,似乎便并不能构成生命的必然,就像并不是所有的成长都需要鲜花一样。
于是就想到了一个早些年读到的问题:如果世界没有鲜花,会怎么样?
这就要掂量掂量鲜花的价值了。从功利角度看,饥饿时,鲜花不能吃;疲劳时,鲜花不解乏;困顿时,鲜花给不了出路;绝望时,鲜花拿不出方案。鲜花很少能对人的自然生命构成影响,没有了它,日子该怎么过,人们依旧会按部就班地过下去。想一想,严重缺水的地区,不就有很多人生活在没有鲜花也缺乏绿色的环境中吗,照样和生活在鲜花丛中的人儿一样的生老病死。
可是,人的世界,绝不全部由功利构成。人在功利之外,还需要审美,需要内心的充盈与愉悦。
所以,生活在无花世界的人,心中并不就因此拒绝了花的价值。戈壁缝隙间的一株极为瘦弱的野花,也能让一个七尺男儿怦然心动。而生活在鲜花丛中的人,心中如果丧失了对于审美的敏感,纵然终日满眼芬芳满鼻清香,,也未必能荡漾出些许的诗心。
阅读不也同样如此吗?
如果没有了那时的阅读和那时养成的阅读的习惯,我的世界里,总会缺少了必要的细腻与敏感,总会缺乏了一种为生命奠基的精神物质。这样的缺乏,即使我在觉醒后发愤苦读,也终究会因为错过了最好的吸纳期而留下营养不良的遗憾。
朱永新先生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我很庆幸,在我对是非尚且缺乏必要的分辨力的那个阶段,社会能够提供给我的书籍,虽然在今天看来,大多充满了宏大叙事与道德拔高,却依旧能够给我以正面的成长导引。不像眼下的图书市场,有许多的书,读了反而不如不读。
3
网络上有个不太热的词汇,叫做“文青”。 意指一切思考基点都被文本叙事、被自己的空想和幻觉、被审美喜悦和道德温情扭曲、架空、置换了真实的身体感受性、历史感、现实感以及思维逻辑性的人。
“文青”的存在,当然离不开阅读,但“文青”的阅读,显然缺少了某种支撑生命的理性。“文青”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乃至生活方式自觉不自觉地模仿他们所阅读的文学作品。“文青”们不是先从生活中提炼观点,再以此观察、思考生活和文艺,而是先从文艺中提炼观点再用以指导观察、思考生活和文艺。
很多热爱阅读的人,最终被阅读雕塑成了“文青”。这种阅读遗憾的根源,在于阅读者理性阅读行为的缺乏。懵懂的读书年代,大脑还只是一个缺乏杀毒软件守卫的硬盘,可以任由各种信息资源挤占内存空间。而且,最先抢占者,又常常凭借了先到的优势,率先占领了思想中各个可以开发的新垦地,并用自己带来的种子,开始了最初的播种,并进而培育出足以长成参天大树的幼苗。
这种阅读的影响,根深蒂固。如我,第一次认识曹操,便是他的《步出夏门行》四章,那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一腔豪情,一下便将曹操的光辉形象写满了大脑中留给他的那份空间,及至后来阅读《三国演义》,便对人人称颂的刘关张始终生不出好感,看到他们失败便高兴,看到曹操失利便懊恼。这样的情感,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
缺乏理性思辨的先入为主,显然构成了自由阅读中的一个陷阱。它永远张开着黑洞洞的口,等待着跌落其中的“文青”们。
避开跌落的方法其实并不多,最有效的,莫过于跌落之后经过挣扎而爬出的人,用理性填平它。
再一种方法,是由此跌落过的人,爬出陷阱后,竖一块警示牌,写上“此处有陷阱”五个大字,警戒所有必然经过这里的人。
本书要做的,正是这立一块警示牌的工作。青春岁月中近乎海量的漫无目的的阅读,一方面给了我缤纷博杂的情感体验,一方面也制造了我前行道路中的阻滞。因为,相当长的时间段,我都只能是个“文青”,只会以“文青”的思维方式,始终漠视着生活的复杂与艰难。
当然,并不是说喜爱阅读便一定会成为“文青”,青春期的阅读,只要懂得理性支配的价值,就完全可以跳出被作者和文本左右了思想的尴尬,而让作品只成为生活的参考与点缀。退一步说,成为“文青”也不可怕,“文青”总比“文盲”生活得有意义。没有阅读的“文盲”,其精神世界是张漆黑的纸,再美的色彩,也难画出美丽的景象。拥有阅读的“文青”,其精神世界是片长满花草的园林,只要勇于革除,勇于重新规划,便能拥有令人惊艳的视觉美感。
4
阅读,是一种雕塑。既然是雕塑,也就至少存在三种可能:一是把原料件雕塑成传世佳作,二是把原料件雕塑成超市中的生活用具,三是把原料件雕塑成啥也不是的废物。不同的结果,决定于雕塑者的内涵。
这就正如此刻在我眼前埋头完成各种练习题的学生,他们将来能够成为什么样的雕塑品,很大程度上,正是取决于我们这些雕塑者的内涵。我们自己仅仅是个“文青”,自然也就无法把他们雕塑成明于思辨的智者;而倘若我们连“文青”都算不上,我们除了教材和教参,便再无任何的阅读,那么,能够传达给学生的,自然也就只能是荒凉——精神世界的荒凉。
可怕的是,现实中,恰恰有太多的教师,根本没有真正的阅读。非但缺乏为了自我终身发展需要而设计的有目标有计划的专业阅读,连用作修身养性的消闲式阅读也不拥有。
本质上说,这种拒绝阅读的教师,绝不是称职的教育工作者。没有了阅读,其工作也就势必消失了创造,丧失了理性支配下的教育情怀。他们所呈现出的工作态势,更多也就只能建立在一种本能的教育良知之上,只能凭借了若干年前从大学中被动接受来的僵死的知识,结合上成年人固有的经验与阅历,充当起熟练的知识搬运工。
熟悉“教育在线”网站的朋友,对“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然”这句话绝不会陌生。这个表面看来意义直白的句子,内涵却十分丰厚,至少包含下面五方面的意义:
第一,呼吸是维系生理生命的重要活动,没有了它,生命便无法保障。同样,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而言,读书的价值,正如这呼吸,丧失了它,教育生命也就无法保障。
第二,呼吸是一种无需刻意而为的事儿,不必装模作样,不必强迫,不必利诱。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读书也当如此,完全应该成为一种自然之举。
第三,呼吸与生俱来,无需后天的努力学习;而读书却需要养成习惯,需要经过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再到自在的过程,只有最终达到了自在的程度,才能成为像呼吸一样自然的事儿。
第四,作为一种倡导,这里的读书,必然要对自身的成长和学生的成长构成积极意义。也就是说,像呼吸一样自然的读书,必须阅读的是值得阅读的书籍,是理性支配下的有价值的阅读。
第五,作为阅读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像呼吸一样自然是一种理想的高度,是“应然”而非“必然”。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就必须能够品尝到阅读中的快乐,必须能够让阅读给生命带来令人惊奇的美好。
这五条,未尝不可以当作阅读的五点意义,也未尝不可以当作阅读的五把刻刀,用它来雕塑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就必然只能以理想中的教师的形象作为母本,砍削去无关紧要的平庸枝条,保留下输送营养的生命枝干,如此,作为教师的我们,才能在真正的阅读中,建构起自己的精神房舍,雕塑出自身的美好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