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练习题
课前预习
(一)走近作者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春江花月夜》为张若虚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是唐诗中的一株奇葩。
(二)背景简介
《春江花月夜》,这是一首著名的怀人感怀诗,描写了春天江边月夜下的美景,抒发了思妇游子的相思之情,并生发出了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思索。《春江花月夜》为乐府诗。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内容形式,以和谐的歌调,点染出祖国锦绣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奥妙。格调宛转优美,抒情幽怨缠绵,言之有物,开拓了诗歌的高远意境和格律,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为写景、叙事、抒情融合一体的诗歌铺垫了基础。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成大家。”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宫体诗的自赎》)的《春江花月夜》,一千多年来使无数读者为之倾倒。
达标导练
(一)选择题
1.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霰(xiàn) 发酵(xiào) 参与(yù) 同仇敌忾(kài)
B.滟滟(yàn) 内讧(ɡōnɡ) 恪守(kè) 垂涎三尺(xián)
C.碣石(jié) 谄媚(chǎn) 懦弱(nuò) 莘莘学子(shēn)
D.扁舟(piān) 创伤(chuànɡ) 联袂(mèi) 戛然而止(ɡǎ)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逐月华流照君 逐:逐渐 B.月照花林皆似霰 霰:雪珠
C.青枫浦上不胜愁 胜:承受 D.应照离人妆镜台 离人:离家在外的人
3.《春江花月夜》所抒发的感情不包括( )
A.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 B.对宇宙人生的思索。
C.真切的生命体验。 D.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不平。
4.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________,此是春来第一声。
A.落红满地乳鸦啼 B.柳梢听得黄鹂语C.春山一路鸟空啼 D.楼阁新成花欲语
(二)情景默写
1.《春江花月夜》中勾勒出一幅江潮连海,月共潮生的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的句子是“ , 。”
2.《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 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 , 。”
3.《春江花月夜》中写出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些微灰尘,只有明亮的一轮孤月高悬空中的句子是“ , 。”
4.《春江花月夜》中,清明澄澈的天地宇宙,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的世界,这就自然地引起了诗人“ , 。”的遐思
5.《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互相望着月亮可是互相听不到声音,希望随着月光流去照耀着你的句子是“ , ”。
6.《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知有几人能乘着月光回家,只有那西落的月亮摇荡着离情,洒满了江边的树林的句子是“ , 。”
7.《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 , 。”
(三)诗歌阅读
代答闺梦还
[唐]张若虚
关塞年华早,楼台别望违。试衫著暖气,开镜觅春晖。
燕入窥罗幕,蜂来上画衣。情催桃李艳,心寄管弦飞。
妆洗朝相待,风花暝不归。梦魂何处入,寂寂掩重扉。
1.前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场景?这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2.诗歌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情感?诗人在表达这一情感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3. 这首诗与《春江花月夜》相比,在意境营造方面有什么不同?
拓展提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经济发展行稳致远,要靠民法制度( )关系、维护秩序;社会生活风清气正,需要民法制度立规明矩、( );法治建设劈波斩浪,离不开民法制度夯实基础、与时俱进。从呱呱坠地到两鬓如霜;从清晨迎接第一缕阳光,到下班回家休息打开电视,我们时时刻刻都在与民法打交道,受法律规制, ① 。民法典以“保护民事主体权利”作为主线,对人民权利的保障可谓( )。
为了解决信息技术发展对个人信息保护带来的挑战,民法典新增对侵害人格权的禁令制度。互联网对侵害人格权的损害后果具有一种无限放大( ),相关的侵权信息一旦在网上发布,即可在瞬间实现全球范围内传播,损害将如覆水难收,受害人的权利很难恢复原状。在人格权侵权中, ② ,因此,对受害人而言,最有效的救济方式是及时制止、停止侵权信息的传播。侵害后果如果任由蔓延,将使受害人的权益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侵害人格权的禁令制度适应了互联网、高科技时代的立法要求,对于及时制止侵害人格权的行为、有效预防侵害人格权损害后果的发生、强化对人格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调整 隐恶扬善 事无巨细 效果
B. 调整 激浊扬清 事无巨细 效应
C. 调节 隐恶扬善 事必躬亲 效应
D. 调节 激浊扬清 事必躬亲 效果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如果侵害后果任由蔓延,受害人的权益将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B. 如果任由侵害后果蔓延,将使受害人的权益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C. 如果侵害后果任由蔓延,将使受害人的权益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D. 如果任由侵害后果蔓延,受害人的权益将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