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国庆假期作业文言复习(2)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0-10-15
 

高二语文假期补充篇目文言文复习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常识: 

1.《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由孔子的弟子们编纂而成。孔子及其弟子的这些谈话,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2.“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

3.“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

4.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479年),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曾在鲁国做官后周游许多诸侯国,目的是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但未被采纳。晚年创办私学,致力教育工作,相传有“弟子三千,七十二人贤士”。同时整理了“六经”。

二、字音

俟,音sì       莫,音mù       甫,音fǔ      哂,音 shěn   相,音 xiàng    铿,音kēng  

 沂,音 yí     喟,音 kuì   雩,音yú      冠,音guàn

三、文言知识

  (一)一词多义

 

以吾一日长乎尔                介词,因为。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介词,把,拿,用。 

毋吾以也                      动词,认为。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动词,用、做。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介词,用。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介词,把。 

以吾一日长乎尔                代词,你、你们。 

问君何能尔。                  代词, 这、那、这样、如此。 

子路率尔而对曰                助词,相当于“然”,形容词词尾。 

鼓瑟希,铿尔                  助词,相当于“然”,拟声词词尾。 

以吾一日长乎尔                介词,比 

摄乎大国之间                  介词,在 

异乎三子者之撰                介词,和、与

浴乎沂,风乎舞雩              介词,在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语气词,呢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道,是非准则。 

方六七十里                    方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方形 

方欲行 ,转视积薪后,         正,才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果 

方六七十里,如五六十里      或者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 

赤,尔何如                  与“何”连用,即“如何”,怎么样 

权将如吴                      到……去 

不动如山                      像,如同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            成年男子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丈夫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这,那 

夫战,勇气也                  发语词,用在句首引出议论 

夫子何哂由也                  与“子”组成“夫子”,对孔子的尊称 

《论语》六则                  指分项或分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居则曰“不吾知也。”          副词,就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连词,那么 

唯求则非邦也与些              副词,就 

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     同意 ,赞同 

唯求则非邦也与                相当于“欤”, 语气助词 ,吗 

失其所与,不知                结交、亲附 

遂与外人隔绝                  和 

生三人,公与之母              给予

(二)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1、不吾知也    2、毋吾以也

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则何以哉    4、何伤乎

(2)状语后置句

4、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译文:用军队来请略它,接下来有饥荒

5、异乎三子者之撰

译文:我和他们三位的才能不一样呀!

6、以吾一日长乎尔

译文: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

(3)省略句(其)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译文:可以使(他们)都有勇气,并且懂得做人的道理。

2、毋吾以也

译文:(你们)不要认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

《种树郭橐驼传》

1.名词作动词

  1病瘘,隆然伏行。 患病     2名我固当。 称呼

  3早实以蕃。 结果实     4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用爪抓,掐

  5而卒以祸。 受到祸害。

2.名词作状语

  (1) 旦视而暮抚。 旦,在早上;暮,在晚上

  (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日,一天天

  (3)旦暮吏来而呼曰    旦暮 从早到晚

3.使动用法

  (1)以致其性焉尔。  [使……达到]

  (2)非有能硕茂之也。  [使……硕大茂盛]

  (3 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使……结得早,使……多]

  (4)鸣鼓而聚之。  [鸣,使……发出响声。聚,使……聚集。]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蕃,使……繁荣。安,使……安乐。]  

4.意动用法    驼业种树。[以……为职业]

5.为动用法    传其事以为官戒 为……作传

6.通假字

  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

7.一词多义

  病偻。(患病)

  故病且怠。(困苦)

  不害其长。(妨碍)

  其实害之。(伤害)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其土欲故。(旧,指原来培育树苗的土)

  故不我若也。(所以)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

其实害之。(实际上)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鸣鼓而聚之。 (表承接。)

  字而幼孩。 (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 (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表顺接,可译“于是”)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早实以蕃(而且)

  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而)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表目的,来)

  以子之道(把)

8.古今异义

1、既然已

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2、不抑耗其实而已

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若不过焉则不及

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4、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古义:百姓; 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也”式     例:官理,非吾业也

2.倒装句    橐驼,不知始何名      苟有能反(于)是者

3.省略句

    ①然吾居(于,在)乡。            ②而卒以(之,指代“好烦其令”。“以之”,因此。)祸。

  ③传其事以(之,它,指代“本传”)为官戒。   ④移之(于,到)  官理可乎?

⑤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⑥而卒以(之)祸

  ⑦苟有能反(于)是者            ⑧然吾居(于)乡

  ⑨(主语)鸣鼓而聚之

4.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登泰山记》

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至于泰安:古今异义,至于,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月丁未:古今异义,是,古义:这,此;今义:常用作判断词

循西谷:古今异义,复,古义:再,又;今义:往复,重复

戊申古今异义,晦,古义: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今义:昏暗,夜晚

平方古今异义,平方,古义:方方整整的,指山石;今义:数学名词

其级七千余:通假字,“有”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通假字,“圜”通“圆”,圆形的,指山石

汶水西流: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向西

济水流: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向东

当道者: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像门槛一样

少半: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走,走路

2、一词多义

当:

当其南北分者:在,在……的地方,介词

崖限当道者:挡住,动词

 僻不当道者:面对,动词

余: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我,代词

其级七千有余:几,表示整数后不定的零数,数词

以: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在……的时候

余始循以入:同“而”,表顺承,连词

回视日观以西峰:连接方位名词,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

限:

越长城之限:界限,名词

崖限当道者:门槛,名词

道:

道皆砌石为磴:路,名词

道少半:走,走路,动词

有:

其级七千有余: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有,与“无”相对,动词

及: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和,连词

及既上:等到,介词

皆不及往:赶得上,动词

云:

世皆谓之天门云:语气助词,表示不大肯定的语气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云雾,名词

日: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太阳,名词

或得日,或否:阳光,名词

是日:天,名词

漫: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弥漫,布满,动词

其远古刻尽漫灭:磨灭,动词


3、判断文言句式:

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判断句,以上两句用固定格式“……者,……也”表示判断。

2.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所不至也。:判断句,以上两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主语“此”省略。

3.此东海也。:判断句,用句末语气词“也”表示判断。

4.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判断句,用副词“皆”表示判断,“皆”相当于“都是”。

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定语后置句,“崖限当道者”一句中,“限当道”为“崖”的定语。

6.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 /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皆不及往。/观道中石刻。:省略句,以上四句均省略主语代词“余”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省略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雪。“苍山”前面省略谓语:见

8.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省略句,后一分句承前一分句省略主语:石刻。后一分句为判断句,主语是“石刻”,谓语是“自唐显庆以来”

9.生石罅:省略句,“生”前面省略主语:树。“生”后面省略介词“于”,“于”相当于“在”

10.复循西谷:省略句,“西谷”后面省略谓语:走

11.余始循以入:省略句,“循”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环水”

12.中谷绕泰安城下:省略句,“中谷”后面省略宾语代词“之”,“之”代“水”

二)重点句子翻译:

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翻译: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

2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翻译: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

3、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翻译:中谷的水环绕于泰安城下,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

4、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翻译: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

5、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翻译:这东谷,古时候叫它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

6、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翻译: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山崖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人们都叫它天门。

7、及既上,苍山雪,明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雾若带然。

翻译:登上山顶以后,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照着城府,汶水、徂徕山像一幅图画,而在半山腰里停聚的云雾像一条带子一样。

8、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翻译:亭子东面从脚下都弥漫着云雾,渐渐地看见云雾中立着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

9、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翻译:天边的云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得五彩斑斓;太阳出来了,纯红如同朱砂,下面有红光,摇荡地托着它。

10、或曰,此东海也。

翻译:有人说,这就是东海。

11、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翻译:回过头来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还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的样子。

12、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翻译: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远古石刻上的字都已磨灭或缺失。

13、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翻译:那些僻远不在路旁的石刻,都来不及去看了。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