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使数据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社会各领域的发展需求和前进方向。智能技术为本轮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注入了动力。智慧教育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智慧教育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智慧型人才的培养。5G、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实现人机协同、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支撑。在日前举行的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区域智慧教育新生态论坛”上,与会代表围绕智慧学习环境建设、教育教学模式转变和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等核心问题,分享了区域教育治理经验和典型案例,提出了发展智慧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案。
宁夏教育厅王建平副厅长:“互联网+教育”引领宁夏教育高质量发展
宁夏紧紧抓住全国“互联网+教育”示范区机遇,将“互联网+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教育服务、教育治理的全要素、全流程之中,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打造全区统一的省级教育云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宁夏教育云平台集成学校教学应用、资源共享、网络教研、学校管理、学生学习、家校共育等功能,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制定了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技术规范,打通了宁夏教育云和第三方平台的对接通道,实现了一处登录、处处使用。营造了公平、开放、包容的宁夏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设新生态。
精心推进三个课堂的应用,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制定《宁夏中小学在线互动课堂建设与应用指南》,明确了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的组织形式、应用模式和考核办法,依托宁夏教育云建设在线教育互动平台,统筹推进全区中小学校线上结对共建,组建校际联盟和发展共同体,形成了“1个轴心、四条发展链”应用模式。
融合创新,探索形成“互联网+教育”条件下教育教学新模式。示范区建设以融合应用为抓手,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宁夏教育云平台资源为载体,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为主导,推动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推动“互联网+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示范区建设成果凸显,确保疫情下在线教育一个都不能少。疫情防控期间,搭建了电视空中课堂、宁夏教育云平台空中课堂、学校网络空中课堂等三个平台,各市、县(区)利用在线课堂,开展直播教学,满足各地不同教材、不同学情的教学需求;普通高中利用直播课堂,一校一案制定线上教学计划,由学科教师对所带班级学生开展线上授课和辅导;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通过教育云、慕课等平台,选择适宜的组织形式开展直播教学或录播教学;家长和社会公众通过教育云心理辅导课程,缓解疫情期间的焦虑情绪。
北京市东城区教委周玉玲主任:统筹推进,智慧赋能未来教育
东城区一直把新媒体、新技术作为实现教育生态重构的有效手段,以数据为驱动,探索泛在灵活智能的教育教学服务新模式,构建开放终生的个性化教育生态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布局未来教育。以新思路、新技术打造开放协同、精准感知、可选择、可持续的智慧教育环境,全面推动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
“数据大脑”建设奠定智慧之基。全力打造东城区教育数据大脑,以数据治理推动教育治理创新,全面汇聚学校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三类教育数据,深度集成、可信监测、规范管理、安全应用,形成了一套结构清晰、初具规模的综合教育数据资源体系及教育数据的汇聚机制,实现教育数据与市教委、区教委以及下属各个教育单位的贯通共享。
课程创新助力核心素养落地实践。东城区建立青少年教育学院,为区内近14万师生提供在线的课程服务,统筹开展各类综合性整合课程、人工智能课程、研究性课程、网络学习课程、跨学科课程,实现学生跨校、跨学段学习,探索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与实施。
教学模式创新打造现代深度课堂。探索基于新课程网络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开展翻转课堂、微课堂探索,推进传统与新颖课堂深度融合的双课堂教学模式。基于常规纸质作业及测试的数据化处理,为教学工作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为学生提供可视化学习水平的监测报告,推动教师精准教学与学生个性化成长。
数据智能推动多元评价快速发展。通过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学习平台,搭建实时动态的学业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区级教研员、骨干教师对知识元进行抽取、知识元关系挖掘进行加工并建立试题库,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全面、实时、动态地数据采集,对实时认知状态进行诊断、量化、分析,形成对学生的跟踪监测。
个性化资源渐成区域教育内生品质。依托东城数字资源平台,构建数字教育资源汇聚和共享通道,形成了市、区、校三级协同的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借助北京市公共资源平台,将录制好的初、高三的复习微课,共享到数字教育的共享交换工程专栏,供学生们使用。
人工智能教育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广泛开展针对信息技术教师人工智能课程相关培训,成立了东城区青少年信息素养学院,与中科院等机构合作编制了人工智能课程,多所学校开设了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多种形式的创新课程,培养学习者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治理能力提升渐成首都标准。数据体系建设与资源体系建设显著提升了东城区实现高质量、现代化教育发展的综合治理能力。面对学生、教师和学校提供基础数据档案,面向教育信息化应用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全区教育信息化数据运营标准统一,营造未来教育新生态的服务体系。
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恽敏霞局长:探索数据驱动下的大规模因材施教
闵行区提出智慧教育示范区“以数据驱动大规模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习者提供最合适的教育”的建设目标,创建方案由信息化应用、教育云服务、现代教育治理、数字校园和公共服务体系五个部分来组成,其中以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应用全覆盖为基础,以支撑个性化学习的教育云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以提供精准服务为体征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为纽带,以面向未来的数字校园建设为载体,以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为保障,形成产、学、研、用多元协同的持续发展的机制。
智慧教育建设中构建了“一个平台”,研发了“两种助手”,为五个人群提供“五类服务”,最终实现“八大场景的应用”。
“一个平台”就是教育云平台,以认证中心、数据中心和业务服务中心为核心,实现区域教育“统一接入、统一认证、统一平台、统一数据、统一防护、一网通办”的云服务平台。
“两种助手”是开发为老师提供的助教(TeacherGo)和为学生提供的助学(StudentGo),TeacherGo以一个教师的教案为基础,对教师的教学资源做汇聚、筛选,逐步实现个性化推送。StudentGo以学生的课程表为基础,根据不同年龄段获取的知识种类不同,学生认知习惯、学习习惯、教育模式的不同,设计了4种不同版本。目前正在开发家长助手,助力未来家校共育。
“五类服务”是面向不同类型用户,开展业务整合和数据融合,为教师、学生、管理者、家长和市民,提供匹配需求的服务供给,加强移动互联化应用,提升用户体验,促进教育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八大场景应用”是指通过未来学校的建设,对八大主要教育教学的场景做研究,整体重构学校的智慧学习环境和知识服务系统,聚焦课堂教学、适性学习、课程选择、校园活动、社团参与、社会实践、家校互动、学科实验等业务的场景,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合到教育教学的各项业务之中,升级教学云、教师云、学生云、家长云的应用服务,改善服务供给和用户需求的匹配度,提升用户的应用体验。
计划到2022年,实现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显著提高、区域个性化学习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区域的治理能力显著提高、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显著提高、信息化支持服务能力显著提高。
湖北省武汉市教育局孟晖局长:智慧教育的梦想与探索
武汉市注重市级统筹,全市一盘棋建成了“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基本形成了人人皆可学、处处皆可学的教育生态。
智慧教育环境提升行动。高水平建成覆盖全市的智慧教育基础设施,大幅升级学校网络核心设备。建成武汉教育大数据中心,统筹全市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遵循统一标准、集中存储、集约控制、高效利用的原则,制定全市统一的数据采集管理监测标准,打通数据壁垒,强化网络及信息的安全管理。
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行动。打造新时代高水平的教师学生和管理队伍,研制武汉市中小学校长、教师和学生信息素养规范和标准。绘制全市各区师生信息素养地图,开展基于数据面向过程的师生信息素养发展的水平监测及干预,提升师生信息意识与思维。
中小学的课堂革命行动。以减负增效为目标,以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抓手,推进中小学课堂教育。依托武汉教育云平台和智慧课堂教学环境,推进线上线下一体、课内课外衔接的混合式教学,实现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开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融合实践,推进智慧课堂建设。
资源供给型模式创新行动。创新资源的供给方式,建立以知识图谱为基础的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实现教育资源为主动服务、精准服务。建立有效的教育资源版权保护机制,实现按需选用、按用付费、优胜劣汰、开放共享、协同服务的模式。
数据驱动评价和实践行动。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拉的全面发展,实现大数据支撑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实现多元化、过程化、立体化、数据化的评价,全面考察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发展情况,科学全面评价学生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纳入评价范围,引入智能化的测评技术和系统,探索部分科目的实现机考。
教育治理能力优化行动。构建高度敏捷的教育政务系统,以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为依托,教育大数据中心为基础,打破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彻底消除信息数据的孤岛,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化教育决策和管理。基于教育大数据中心融合校园的管理数据、师生动态数据、政务系统数据和社会相关行业,提升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支撑科学的决策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