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与时代(附:主题写作及范文点评)
六大素养
1:人文底蕴。2:科学精神 3:学会学习 4:健康生活 5:责任担当 6:实践创新
六大核心素养
十八个基本要点:1:人文情怀。2:审美情趣。3:理性思维。4:批判质疑。5:勇于探究。6:乐学善学。7:勤于反思。8:信息意识。9:珍爱生命。10:健全人格。11:自我管理。12:社会责任。13:国家认同。14:国际理解。15:劳动意识。16:问题解决。17:技术运用。18:人文积淀。
让科学精神成为时代旋律
【话题解读】
2020年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认识,其中一个就是“娱乐明星”开始走下神坛,而对科学及科学家家(医学家)的崇敬,成为社会共识。在信息化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兴国”依然是时代的主旋律。2019年,5G、嫦娥、北斗等科技成果令人赞叹。科学及科学精神正成为我们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进动力,而青年人一定要拥有、践行科学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认识提升】
1.科学精神内涵
科学精神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要求高中学生“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角度一,理性思维。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严谨的求知态度;逻辑清晰,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指导行为等。理性思维要求有明确的思维方向,有充分的思维依据,能对事物或同题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
角度二,批判质疑。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做出选择和决定等。任何思想都没有受质疑、批判的豁免权,任何思想都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要具有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并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不人云亦云,并且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定。
角度三,勇于探究。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能大胆尝试,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等。想象力是人类创新的源泉,是一个人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高中生要保持好奇心和想象力,不能迷信书本,迷信权威,也不能有畏难情绪,不能浅尝辄止,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探索,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
【弘扬科学精神,实现民族复兴(有删改)】
(一)发展与现状
100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呐喊,唤起了沉睡的中华大地。与之相伴,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开始觉醒,并逐步成为民族文化的新生力量,催生自立的中国,开放的中国,创新的中国,科学发展的中国。
“科学”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远不止100年。但是,科学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主要在这100年。
“今日之急务,莫如科学精神之普及。”近代中国何以落后于世界?有识之士在政治、经济等诸原因之外,还找到了另一个答案──科学精神的缺乏。
今天,中国政治进步、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已经跃上历史新高度,但科学精神的弘扬依然属于“今日之急务”。
具有科学知识,不等于拥有科学精神。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更需要弘扬不盲从、不轻信的科学精神
当代中国,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文明进步的革命力量;科学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正在引领一个创新型国家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但是,总有一些现象令人困惑:
某院士论文抄袭,某学者学术造假,某评审暗箱操作……在本应圣洁的科学殿堂,违背诚实原则,篡改、伪造、剽窃科研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层出不穷;行政干预、权力垄断、官学一体、权学交易、学术霸道、流于形式等学术失范现象还在滋生蔓延;丧失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科研诚信,追名逐利的浮躁学风仍大有市场。花样翻新的迷信活动仍不时沉渣泛起,伪科学依然此起彼伏,各种骗术还在大行其道。
只要金山银山,哪管绿水青山;既不敢怀疑、批判,更不想进取、超越;既没有追求真理的信念,也没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唯书唯上、故步自封……在提倡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今天,许多落后观念仍在左右着人们的行动,许多创新的尝试仍是阻力重重。
于是,总有一些现实令人尴尬:
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但学术风气和学术水平并不令人满意,自主创新能力还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徘徊,核心竞争力仍让人牵肠挂肚。
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升,社会的信息鸿沟逐步填平,但解放思想的任务依旧繁重,改革每向前推进一小步,仍然需要解放思想先向前推进一大步。
(二)科学知识与科学精神、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
具有科学知识,并不等于拥有科学精神。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就更需要不盲从、不轻信的科学精神来去伪存真。科学精神被视为文明的精华,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如果一个民族缺失科学精神,那么就无异于一艘没有罗盘的航船,来自任何方向的风都可能是逆风。
科技进步和科学素质影响着科学精神的形成,文化环境和制度建设决定着科学精神的传播
什么是科学精神?作为一种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探求客观真理的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科学精神诞生于科学领域,却不局限于科学领域。
尊重科学、反对迷信,探索求知、尊重规律……虽然不同的时空条件下,科学精神有着不同的解读,但其基本要求却始终如一,那就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精神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科学技术被视为“奇技淫巧”的年代,不能指望科学精神的出现;在科学价值被扭曲的年代,科学精神的缺失必然不可避免。1978年,中国科学界迎来了久违的春天。从追赶到超越,中国科技发展征程注定要只争朝夕;从启蒙到扎根,科学精神在中国的普及注定任重而道远。
没有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科学精神将失去重要前提。五四运动至今,虽然全民科学素质在逐渐提高,但由于许多人对于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较低,一些不科学的观念在一些人的思想中依然根深蒂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普遍较低,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也影响着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进一步弘扬。
科学精神的形成和传播,与科技进步的快慢和国民科学素质的高低密不可分,但科学精神能否蔚然成风,起决定作用的却是文化环境和制度建设。
当“迷信神鬼,迷信物象,迷信运命,迷信强权。全然不认有个人,不认有自己,不认有真理”还有生存的空间,压抑个性、扼杀创造依然存在于社会文化之中,我们不可能拥有科学精神。
当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经世致用”取代“求真”成为科学和教育的现实目标,学问被用作换取政治权利或世俗地位筹码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拥有科学精神。
当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还没有融入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还未形成社会风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还未真正落到实处的时候,我们不可能拥有科学精神。
只有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成为一种民族习惯的时候,科学精神之树才会枝繁叶茂,“望之蔚然而深秀”
科学精神成为一面旗帜,肇始于“五四运动”。而让科学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的一棵参天大树,还需要全社会坚持不懈地精心培育。
(三)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今天,文化作为软实力,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正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选择。
弘扬科学精神,就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应当站在文化建设全局的高度,以科学的眼光审视民族的优秀文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吸收各国文化的先进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弘扬科学精神,就要发展科学技术,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只有让科学技术得到大力发展,才能为科学精神在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茁壮成长提供肥沃的土壤。只有大力普及科学知识,自觉运用科学方法,用科学战胜愚昧迷信,才能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真正促进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大力弘扬。
弘扬科学精神,同时要大力倡导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密不可分。我们所倡导的科学精神,是以人为本、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是民主意识深入人心的科学精神。只有科学精神深入人心,才能才能进一步推动科学精神在全社会的广泛弘扬。
弘扬科学精神,科学工作者要身体力行。科学工作者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要经常问一问自己是否做到了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背对荣誉,面对科学”,是否真正成为了严谨治学的力行者,良好学术风气的维护者。
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是一句口号;当学习科学、运用科学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当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成为一种民族习惯,科学精神之树才会枝繁叶茂,才会“望之蔚然而深秀”。
我们相信,在被“五四”新文化运动唤醒的中华大地上,科学精神一定能托起民族复兴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