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张春莲:课标对高考作文的指导价值,这三句话要细品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0-09-19
 

课标对高考作文的指导价值

张春莲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不仅仅具有指导教学的价值,对高考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新课标颁布以来,高考语文命题一直秉承“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育才成人”的方向,聚焦语文核心素养,落实综合性、创新性考查要求,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勇于探索,大胆创新。2019年的9套高考语文试题更明确地体现了上述精神。但是,高考写作怎样才能体现课标要求,却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

    下面结合学生高考作文现状谈谈看法。

一、课标说: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

     每年翻看某出版社的全国高考满分作文汇集,说心里话,真正触动心灵的好作文不多!不是说学生的语言不流畅,用例不准确,论述不严密,叙事不完整,只是感觉缺少了课标所讲的“真情实感”,却有讲“假话、空话、套话”的嫌疑。例如一篇2019年高考全国I卷的作文,开头引用有关“劳动开创未来”的话,接着历数“古往今来”不同年代不同的劳动成果,不同年代各行各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不同年代著名人物赞美“劳动”的名言,最后归结到“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劳动和汗水书写青春精彩,铸就祖国华章”。这样的作文,最欠缺的就是一个“我”字。洋洋洒洒上千言,满篇对劳动的溢美之词,却没有触及如何看待身边的生活,身边的劳动和劳动人民,以及自己现在和未来将怎样投身劳动之中。阅读之后,会让人产生如此感觉:作者仅仅是“劳动”的旁观者,身边有关“劳动”的一切与己无关。

   另一篇同样是2019年高考全国I卷的作文,处理得就比较好。文章题目为《茧》,开头这样写:

    相信同学们早就已经发现:如今的时代,正是一个科技的时代,是一个机器代替人工的时代。我们注意到大厦高楼纷纷建起,注意到自动驾驶汽车惊艳登场,注意到手机上的快捷信息。可在座的同学们,你们有谁注意到工人、农民乃至父母手上的那一层茧?

    最后的反问句很有力度,非常切合现在全副身心投入高中学习的学子的实际,也很自然地点了题和过渡到下文。

    作者写他在外务工的父亲回来,他玩着手机与父亲交谈,谈父亲的收入、父亲的辛劳,看到了父亲干裂的手指、小山包一样的厚茧,由此触动了对劳动的思考——希望同学们明白吃的饭、住的房、坐的车、走的路都是别人劳动的成果。我们在享受它们的同时,也要常想起劳动人民手上的老茧,想起他们流下的汗水。

    这样的作文将主题化大为小,在众多考场作文中是新声异响,显得出类拔萃。也许同学们认为演讲稿就应该写得气势磅礴,感情激越,却忽略了演讲最重要的特点是感染人,而唯其写得富有真情才能达到此目的。

二、课标说: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还是从2019年的高考满分高分作文讲起。

     全国Ⅲ卷给的是一个漫画材料,台上是戴着眼镜的老师,台下是看书学习的学生。旁边三行字:“毕业的最后一节课。老师说:‘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可以说,全国Ⅲ卷的作文题最容易写出真实的阅历和感受,毕竟我们与老师相处至少也是三年了。三年中,我们接触过的老师至少有10多个,他们中肯定有我们非常喜欢和敬佩的老师,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可能给过我们深刻而难忘的印象,对我们的成长和人生有着重要的启迪和影响。材料中老师的话可能在你的实际生活中没有出现过,但它作为文章的导引,却富有感染力,相信每一位考生阅读之后都会触动情怀,从而激发起对老师的思恋、感激和难忘之情。再看汇集的考场作文,确实大多数考生都能通过回忆一些生动的事例,满怀深情地描写老师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但是阅读后仍然觉得有些空泛,人物个性不突出。究其原因,是考生没有真正地观察过老师,了解过老师,更没有思考过老师是个怎样的人,有着怎样的性格,他们对学生的关爱和呵护是通过怎样的言语和行动体现出来的。因此,即使文章中写到了一些事例,也表达了对老师的依恋不舍之意,人物却失去了立体感,文末的议论和抒情就显得矫情和造作。不过,众多篇目中,还是有一篇题为《亲爱的老郜》的作文,把人物写活了:

    这是毕业前最后一节语文课,老郜在讲台上以庄重的口气宣布:“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看你们。”

    直接交代人物——老郜。虽然没有以师生之礼称“郜老师”,但却体现了平日师生感情的亲密,关系的融洽。

    接着,写到“我们”也无心看书,也在看着老郜,由此转入对往事的回忆。讲老郜上课不会按部就班,喜欢学生无休止地发言(民主精神);写老郜讲《再别康桥》,对诗句独特的体会和称赞(专业扎实)……也正是如此,老郜“把诗带给了我们”,而“我”也真正明白了诗歌该如何透过画面去挖掘其内涵,“就这样,老郜带给我一种其他语文老师没有赋予学生的诗意。”接着,文章笔锋一转,写老郜“有时却得理不饶人”,批评“我”写的新闻稿主观色彩太浓,不符合文体要求。正因为老郜的批评,“我”的新闻稿才获得学校一等奖。

    老郜之所以“可爱”,甚至被题目中称为“亲爱”,文章也写到了:看到学生获奖他会有“得意的笑容”,学生没交作业,他会瞪起“如铜铃的眼睛”,讲余光中的《乡愁》时,他情动于衷,满脸的忧伤。尤其与众不同的是,他不会布置那么多繁琐的作业,还会拉着学生去采风,允许学生上晚自习时小睡几分钟……最后一段非常简洁,却读来情谊绵长:

    亲爱的老郜,毕业晚会上,不见不散哟!

    这样的老郜,绝对是学生喜欢的:学养深厚,感情丰富,真实坦荡,热爱学生。文章像小说,但却全部来自于对生活、对人物多角度的观察与思考,因此才写出了个性,写出了特点,显得不同凡响。

   也许不少学生会说,每天和老师生活中一起,太熟悉了,“熟悉的地方没风景”,是的,如果换一个题目,让写写父母和家人,大概也会有不少文章写不出新意,不会多角度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出现这种状况,原因还在于缺乏对生活的观察,对社会和人生没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三、课标说: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我曾阅读过10多篇美国高中生的大学申请书。这些申请书的内容以我来看,倒非常符合课标要求的“在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素材”,也做到了“有感而发”。

     2018年和2019年,《纽约时报》以“金钱、工作、社会阶级或相关话题的入学申请文”发起征文,这十多篇作文就是从其中选出的。

     选编者介绍:“六年前,我开始向高中毕业班学生征集关于金钱、工作、社会阶级或相关话题的入学申请文。我很快发现,我们显然能从他们的写作中学到很多。”没有统一命题和要求,话题比较宽泛,几乎是“各写各的”,他们经历什么样的生活,他们就如实地写了。此前曾有传说,美国学生作文流行“励志”与“成功”,也曾有类似“阶层固化”的说法,但推荐给读者的这10篇申请文似乎看不到这些,不仅找不到豪言壮语,也找不到任何“政治正确”的表态。倒是那些不同遭遇中的真情实感以及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让人感慨不已。

    生活教会了他们什么?他们在清贫的生活中深切感受骨肉亲情:疲惫的父亲结束劳作回到家,慈爱地问孩子们过得是否愉快,而祖母哼着故乡的歌在炉火上做出一块饼,德州男生艾瑞克·穆松杜说“这是一幅由贫困和生为人母的一生所绘成的活生生的杰作”。女生维多利亚·奥斯瓦尔德的《我家的餐桌》,家庭一贫如洗,破旧的餐桌边的人越来越少,“和爸爸在一起,我感到心满意足;每晚7点,昏暗的厨房里,会有两把空椅子围在脏兮兮的暖棕色旧餐桌旁,我感到心满意足”。女生琳·皮纳接过年迈祖母的针线,要缝完一床百衲被……

    他们学会以劳动养活自己:那个墨西哥裔男生在餐馆洗盘子到深夜,回家时在公交车上读书,到家后把挣到的小费轻轻地放进熟睡的母亲的钱包。波士顿男生安迪·帕特里坎从小喜欢垃圾车,“我对这些车了如指掌,只消看一眼,就能说出国内几乎所有垃圾车的牌子、型号和年份”,假期中做清洁工,他在收垃圾的劳动中了解社会。

    学习作文的过程,也是人格养成过程,困难没有浇灭他们对文明的向往。在家庭最困窘的童年,明尼苏达的女生阿斯特丽德·利登曾和母亲栖身于图书馆,她在图书馆学到的不止是读书,现在,她要去哥伦比亚大学念书了,她说“我学会了回馈他人”;女生贝特刚满16岁,就钻研税务知识,通过了美国国税局高级资格考试,在曼哈顿晨边高地图书馆的地下室里,“我们会帮助年迈者和低收入者报税”;考取麦迪逊分校的凯莉·施利斯,是个管道工的女儿,从小成为父亲的助手,在假期总是一身工装,她的感悟是“生活是一个接受混乱并且学会清理的过程,管道工作也不例外。” 琳·皮纳11岁时,父亲入狱,全家生活困窘,她跟着爷爷奶奶一同去做清洁工,她没有被击垮,“奶奶也多次用‘一切好事都只会发生在那些耐心等待的人身上’这句话来教育我。”

    他们没有谈“读书改变命运”,他们似乎不认为个人命途不顺,也不指望有安宁舒适的生活,对生活中遭遇的困难习以为常,自然作文中也就没有所谓的刻苦励志,也许他们认为那些是他应当接受的生活。不知为什么,他们的申请作文中几乎都没谈到学校学习以及成绩、考试,更没有竞争和“名次”,没有什么“起跑线”,甚至没有人提到课堂和作业。

    笔者认为,如果用他们的经历来写2019年的高考Ⅰ卷作文,都是非常好的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学生是“接触社会”,还是本来就置身于社会中?学生是“适当参加劳动”,还是“在劳动中学会生存”?在我们,可能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或是发达的欧美国家,中学生做工挣零花钱甚至攒学费是很平常的现象,他们不可能像中国学生这样长期封闭在学校以应付考试,不食人间烟火。在我们周围,城市学生很少承担家务劳动,假期中也忙于补课,养尊处优的现象很普遍;来自农村的学生大多没有参加过农业劳动,全家辛劳供养一个孩子读书,因为这个孩子要承担“改变命运”的重担。学校教育不但没有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反而教会了学生厌恶体力劳动,向往富贵,在这种教育观熏染下,高中学生万事不问,丧失思考,怎样正视困难,面对挫折,轮到平日作文,直至高考写作,当然只能说大话空话。

    这些“申请文”不可能是按模板编的故事,所有作者真名实姓,也公开了录取学校。这是“大学申请书”的一部分,比“高考满分作文”可靠,在讲究诚信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任何伪造经历的文字,都有可能造成名誉损失,成为品格污点。我们的高考作文,是不是也应当有这样的品质?如果有生命源头的启示,有对人的尊重,有环境的改善,有遵守常识的评价标准,改变目前的作文教学状态,在高考中写出出类拔萃的好作文,不是没有可能。

    有更多的比较,才能有借鉴和学习。今天随处可见的“新闻模板”“总结模板”和“事迹介绍模板”以及高考“满分作文”,等等,这些,对作文表达往往是一种桎梏。缺乏真实感,缺乏个性的表达,没有创造精神的原因,除了“安全”“保险”“稳妥”“省劲”之类,很重要的原因,是丧失自我意志和独立思考。其次是多年的应试教育,导致中学生脱离社会、脱离劳动,学习理想单纯地变异为“改变命运”而非寻找生命意义、创造美丽人生。

    最后,我还想说:平日和高考的写作都不是“做”出来给老师看的,而必须将其看作生活和生命中一件重要的事,我们只有真正走入了社会,认识了生活,积累了丰富的材料,有了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有表达的欲望,要说,要写,要让人看,让人听。同时,也为了叙写精彩的人生。

   来源:《新时代中国高考作文改革档案》2020年3月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