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写作指导五
驳论
学习目标:
1. 了解驳论
2. 初步掌握驳论的运用方法
学习重点:
1.初步掌握驳论的运用方法
学习过程:
一、立论和驳论的分类
1.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1)立论
立论是对一定的事件或问题从正面阐述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论证方法。
(2)驳论
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和问题发表议论,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2.立论和驳论的要求不一样。
写立论性的文章,必须做到:
①论点要正确、鲜明。正确就是论点本身要符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符合客观实际,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鲜明就是说作者必须旗帜鲜明地表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决不可含含糊糊,模棱两可。
②论据要真实、充分。就是说,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公认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作为论据的事实,包括有代表性的确凿的事例或史实,以及统计数字等。用事实作论据,有很强的说服力。用科学道理作为论据,也具有极大的说服力。如用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和公式等作为论据,也能有力的起到证明论点的作用。
③论证必须符合正确的推理形式。写立论性的文章,要言之成理,合乎逻辑。论点统帅论据,论据证明论点。论据必须足以证明论点,论点必须是从论据中推断出来的必然结论。
驳论则有以下有三种形式:
①直接驳斥对方的论点。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驳斥,揭示出谎言同事实、谬论与真理之间的矛盾。有的文章,首先证明与论敌的论点相对立的论点是正确的,以此来证明论敌的论点是错误的。
②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论据是论点的根据,是证明论点的。错误和反动的论点,往往是建立在虚假的论据之上的,论据驳倒了,论点也就站不住脚了。
③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过程的谬误(驳其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驳倒了它的论证中关键问题,也就把谬论驳倒了。
二、驳论式结构模式:
第一步 摆敌方观点(要列举错误事实)
第二步 分析危害
第三步 剖析错误本质
第四步 亮己方观点(位置灵活,可以放在第二步,也可以放在第四步)
第五步 论证己方观点 (谈做法)
以《拿来主义》为例来说明这五步
第一步:亮敌观点、列举现象。
对现实中不合道德、有碍社会健康发展的现象进行列举。事例选取的典型性,以求警醒人们;罗列的丰富性,以求引起读者共鸣;修辞的多样性,以求彰显行文文采,增强气势。例:
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
第二步:指出危害。
每一种(类)丑陋的现象都会或多或少造成社会的损失。有些损失是明显的,人们不齿、唾弃;但一些损失在较长的时间段后才会出现,许多人看不到这种想象的危害,那就要揭示,这要求写作者既具有深邃的目光,透过现象看本质,又具有先知先觉的本领。
(这种一味的送去,造成物质的枯竭。)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第三步:挖掘本质。运用哲学的观点去看问题,从理论的高度看问题,显示思维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鸦片,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电影,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第四步:亮己方观点。高瞻远瞩,为读者指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思路。多从教育、政府规范和引导、法律严惩几个角度谈起。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五步:论证己方观点
……(比喻论证)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三、课堂练习
1.指出下面这篇文章是如何运用驳论的
论“小事”
在一次班会上,班主任老师表扬了一些遵守纪律、助人为乐、关心集体的同学。会后,张宁同学说:“区区小事,何足道哉。”
这个同学平时散漫,纪律松懈。有一次,他没有做值日,组长批评他,他还和组长吵架,强词夺理。老师知道了这种情况后,批评了他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他却说:“芝麻点儿小事,有什么了不起。”
难道这些真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吗?我们这一代青少年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而实现四个现代化不仅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我们青少年一代不仅要学习和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要从小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这就需要严格的要求自己,从点点滴滴做起,从平凡小事做起,从我做起,日积月累,使自己的言行更加符合中学生的道德规范。优秀售票员李素丽,热情对待每一位顾客,搀扶盲人上下车,为老人、病人让座,主动为外地人介绍站名。这些看起来是很平凡的小事,但处处体现了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件好事可以看出一个人高尚纯洁的心灵,小事不小。张宁同学认为“区区小事,何足道哉”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难道一个人高尚的品德不是在日常平凡小事中培养成的吗?轻视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怎能干好建设祖国的大事?轻视每一块砖瓦,怎能盖好高楼大厦?轻视每一滴水,哪会有浩瀚的汪洋呢?
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必须从平凡小事做起,一个人犯错误,也往往是从并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俗话说:“小时偷针,大了偷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坏事虽小,但它腐蚀了一个人的灵魂。日积月累,就会从量变导致质变,最后就会跌进犯罪的泥坑,成为人民的罪人。
我校有一个学生就是这样,他平时不注意自己的道德修养,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一身坏习气,迟到、旷课,甚至结交一些社会痞子,老师多次教育,拒不接受,置若罔闻,终于发展到到社会上打群架,拦路抢劫,最终被公安机关抓获。受法律的制裁。这样的事例使人触目惊心。如不防微杜渐,那么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古人说的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意思是说,不要因为坏事影响小就去做它,也不要因为好事影响小就不去做它,从发展的观点看,小事和大事是紧密相联系的。有关思想道德的事,决不是小事,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2.下面这篇文章运用驳论时有一些问题,请找出来修改。
青春不需要偶像
偶像偶是什么?偶像是缺乏活力的雕塑,是凝滞的幻觉。
人们以为偶像可以树立在人的心里,成为精神的支柱,生活的方向。人们以为偶像总是与青春相连,总以为少年无知、中年冷漠、老年沉寂,偶像可以在青年热情上进的火焰里发出光彩。
然而错了!人们准是把偶像和我们所敬仰的人混作了一谈。
对,我们记得那个死在圣赫勒拿岛上的科西嘉人,他英勇无敌的剑和对法兰西怀有的种种梦想;我们记得古罗马司爱和美的女神维纳斯,她的米洛斯雕像上不可续接的断臂;我们也记得《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他的仇恨、仁慈、意志和忍耐力,甚至还有那高唱“哆——唻——咪”的年轻的玛丽亚,她融化在音乐里的忠诚、爱情和整个生命……这些人儿我们都记得:他们来自历史、神话、小说、影视和实际生活。他们打动了我们的心坎,鼓舞着我们的勇气。他们都尽可以走进青春,在我们内心深处微笑,发出一些温和而深沉的暗示。但是他们哪里是偶像呀!
你不明白,我的朋友,偶像不是榜样。不论它是拿什么做的——泥巴、石头、金子,还是狂热的幻觉,它都是冰冷的。你不能指望与它有亲切的交流,不能指望它对我们的心有温暖的抚慰和启迪。不论它以什么形式出现——图片、画像、还是声音,它都是遥远的。你不能指望缩短这段距离,这是你把它视为偶像那刻起自己定下的;它要在你面前保持神秘莫测。不论你的内心原是怎样的高傲,它在你眼前都是高高在上的,你必须仰视它,还要低卑地弯下你的膝盖,在赞美它的同时做它的奴隶。
总之一句话,偶像是“崇拜”这种情感的古怪产物。
崇拜是什么?你看见过吗?
我们也许在球迷之对球星、影迷之对影星的狂热的眼神中观察到它的流露。明星的光芒遮没了崇拜者的生活。人们为其偶像而喜怒哀乐。从言行举止上模仿它,从思想感情上追随它,赞叹它的完全,叹息自己的拙劣,视野变得局促,道路日益狭窄……好几年前幸子的崇拜者看了剧本的不幸结局,就是这样带了一颗狂乱的心灵投河自尽。
还有其他许多人。他们把所有的爱放到了另一个人身上,把整个热烈的身心交给了另一个人,为另一个人而延续自己的生命。
多奇怪呵!达尔文说,世上没有两物是相同的,每个人的生活也迥然相异。各人都在冥冥之中领取一段生存的时间,用以造就自己的形容面貌和家庭事业。像沙砾有它的位置、流星有它的轨迹一样,各得其所。不料却有人因为对另一个人的感情达到顶峰而情愿放弃这一切,抛弃自己,几年甚至几十年地蜷缩在另一个人的影子下面!甚至当这个影子消失后也考虑把自己毁灭!
不仅如此。这影子还是幻觉,是崇拜者头脑中的臆想。他们为它平添了许多美德——因为当他们把某人当作偶像时,怎么还能真正地了解他呢!一旦真实侵入,偶像破碎,生命变得多么空洞而悲哀啊!
一种真正的敬仰是什么?是渴望走进那人的心里,深入体察和领会他的思想。假如你真爱爱因斯坦,你怎么能忍受公众对他的过度的虔敬和无知的赞美呢?你听见他的好友谈论他的人性的弱点不是更愉快、更感到亲切吗?我们不接受神化的人!
青春啊!你何等光明、何等自尊又何等真切啊!你与那晦暗、使人卑贱、虚幻的精神魂
灵是何等格格不入啊!“偶像”,把这两个字远远地扔掉吧!
假如扔得不够远,它可能还滞留在我们的生命里,在忧愁的中年或茫然若失的老年;但它别想再走进蓬勃的青春!
青春不需要偶像!
四、总结
写驳论性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对准把子。写驳论性的文章,首先要摆出对方的谬论或反动观点,树起靶子。怎样树起靶子呢?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概述。即用概括的语言,将所批驳的敌论复述一下。概述时,可适当引用一些原词句,但要有重点,倾向性要鲜明。二是摘引。即把反面材料的关键部分或有关部分,摘录下来,然后对准靶子,进行驳斥。
②要抓住要害。鲁迅说:“正对‘论敌’之要害,仅以一击给予致命的重伤。”对谬论,一定要抓住其反动本质,深入地进行揭露和批判,通过反驳论点、论据或归缪等方法深刻批判。
③要注意分寸。不能说过头话,不能绝对化。举个例子来说,对于敌人的反革命谬论和人民内部存在的错误思想,必须加以区别。对敌人,要无情揭露,痛加批驳,给以致命打击;对于人民内部的错误思想,就要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决不可相提并论。
④要破立结合。驳论文要求先破后立,破立结合,文章在批驳错误观点的同时,一定要鲜明的个人观点,而且要与原观点有明显的比较。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笼子里关着两只鸡,一只爱叫,另一只不爱叫。不爱叫唤的母鸡,即使下了蛋也不叫唤,而爱叫的母鸡不下蛋也叫唤。主人往往认为蛋是爱叫唤的母鸡下的,因而爱叫唤的母鸡也就常常得到主人的奖赏——一把好食。实际上不爱叫唤的母鸡下的蛋多,但因为它不爱叫唤,使主人判断错误,不但得不到好的食物,反而常遭主人喝斥。
“谦虚谨慎”和“沉默是金”曾经是传统的美德,而现在更欣赏的是“该出手时就出手”式的“个性张扬”;于是许多人开始追求种种所谓的个性。我们在张扬自己的个性的时候,需要不需要顾及到社会的影响,社会到底需要张扬什么样的个性?
五、请以“个性与社会需要”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运用驳论,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