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偶有阴霾,人间依旧值得
高二7班 曹城玮
今日考试,偶然读到一句:“我没有回家探望母亲,也没有出席她的葬礼······我们会说这些事是不可以被原谅的,或者是我们永远不会原谅我们自己。但是我们会的——我们总会那么做的。”是加拿大的爱丽斯·门罗在《亲爱的生活》一文中所言。
那一瞬间,没有任何词句可以形容我的感受,只觉心中一痛,缘由却无处可寻。
我不禁想起王海桑的“他的一生,我也知道的很少,就像他爱我很多,我只是喊他爷爷”,想起毛姆的“在爱的同时又带着鄙视”之论。他们都曾令我有过相似的感觉。
为何?
是了,他们都揭开了欢乐的面纱,将人性的无情和弱点就那样血淋淋暴露在你面前,并以他们特有的平淡口吻告诉你这不容置疑,无可非议。
而你,在搜肠刮肚后仍无力反驳,只留下翻页声和叹息——你已经认同了。
于是我们便见到如今网络上,无数所谓“大v”“专家”打着人性民族性的旗号,指天骂地,批判一切,让人顿觉社会的罪恶,人性的丑陋,甚者,更有“生而为人,我很抱歉”之言。
是耶?非也!
要知道,人性的美丽之处正在它的不完美。面对它的优劣,我们应当“不虚美,不隐恶”,而不是“使恶隐美”。
更严重的是,大部分人并不会剖析自身,而是鄙视他人。而当这种对自身所属社会的愤世嫉俗越来越侧重区域性时,便会变为纯粹的贬低自身而抬高他人,最为典型的例子便是崇洋媚外,其本质都是“借他人杯酒,浇本国的块垒”,目的是以他处之长攻己处之短。
罗曼罗兰曾言:“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看透人性的大师们有很多,但他们可曾愤世嫉俗,无病呻吟?好比鲁迅,挖掘出国民的劣根性后,仍“”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纵使偶有阴霾,终不妨人间值得,未来可期。
再读《亲爱的生活》,不仅觉得“亲爱的”用于生活是如此的合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