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穗者》 米勒
在西方,油画一直被认作是属于上层社会的富丽华贵的奢侈品,普通农夫的生活很少成为画家的描绘对象。但是,19世纪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使这一现象悄悄发生了改变。
1849年,35岁的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 1814年—1875年)举家前往巴黎郊区的巴比松,在那里度过他的余生。他将风景画的新突破带入到人物画里,致力于观察田野、大地,以及在上面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的人,尽量捕捉他在乡间的所见所闻,哪怕是别人眼中极微小琐碎的事物,米勒也富有感情地把它表现出来,铭记在心并强烈地传达给别人。据说站在米勒作品面前,多情的人会闻到野草和土地的气息,夹杂着牛粪的味道,他会对着画面上一个土痕瘡掉眼泪,而勾起对乡村生活无限美好的畅想。
《拾穗者》便是最能够代表米勒风格的一件作品,它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麦穗。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
米勒一般釆用横的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现在前景的原野上。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表情一忍耐、谦卑、忠诚。除了17世纪的荷兰画家维米尔,还没有人能够像米勒这样,以凝重质朴、造型简约的概括力,来极富表现力地塑造平凡人物。他表现的是人和大地的亲密关系,是史诗所不能达到的质朴平凡。我们从这三个穿着粗布衣衫的农妇身上感到一种深沉的宗教情感,在生存面前,人类虔诚地低下他们的头。虽然远处飞翔的鸟儿依旧烘托出田园诗般的意境,但我们知道田园生活不可能是理想化的,人类凝重的身躯似乎预示着生存的重压。正是这种宗教般的感情使《拾穗者》超越了一般的田园美景的歌颂,而成为一幅人与土地、与生存息息相关的真正伟大的作品。
这些解读在今天看来是没有什么疑问的,然而,在这幅《拾穗者》刚刚创作出来的时候,仅是它的题材本身,就足以引发一场革命。当作品在沙龙展出后,立即引起了舆论界的广泛关注。一些评论家认为米勒带有明显的政治意图,画面上农民的劳作传达了他们生活的艰辛,而将这样的作品拿到巴黎的沙龙里展出,无疑是底层民众对上流阶层的挑战和呼声。因此有人讥讽米勒的作品中暗含着农民的暴力革命。
画面其实是很简单的,就是秋收时三位农妇在一片金黄色的麦田上捡麦穗的场景。但是,这个麦田并不属于农妇们,这片麦田其实是有主人的。他按照希伯来人的传统允许妇女儿童们在秋收时节到麦田里捡麦穗。
这个场景直观的体现了农民们的不易和艰辛,他们不仅要弯腰干农活,而且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尽管如此,画面中的她们并没有因为没有自己的土地而愤怒、埋怨,而是专心地捡着麦穗,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收获。在远处,有一个骑着马的人,他大概是农场主的管家,此时正大声呵斥着农妇们。
这幅画将农田丰收时的景象和农妇的辛苦、贫穷之间的强烈对比表现的十分明显,突出了农民阶级生活的不易,揭露了背后的阶级矛盾。不愧为一幅伟大的现实主义油画。
关于画面中的三位农妇的身份,有人说她们是以米勒的祖母、母亲和姐姐为原型创作的。而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则认为她们其实是法国的三位女神。
现在,因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各种优惠政策,虽然现在农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了,但是我们还要继续努力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