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2019—2020第二学期高二政治周末练习五 2020.6.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1.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项世界文化遗产。文化遗产
A.是一个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B.是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C.可以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D.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根基根本动力
2.在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期间,广大网友通过央视网络直播密切关注建设进度,直播开通三天内,累积访问量过两亿人次,引发对中国速度的情感共鸣。以上事实说明大众传媒
①迅速发展已完全取代旧的传媒 ②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③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④成为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德国民歌纯朴、严谨,反映出德国人坚定、稳重的性格;俄罗斯国土辽阔、风情独特,赋予了俄罗斯民族豪爽、乐观的性格……,这段话表明
A.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根本特征 B.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C.世界各国文化各具特色,没有共性 D.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4.2019年 12月,《远古的呼唤》经典音乐会在罗马举办,中国竹笛乐团采用中西结合的形式,演奏了《阳光三叠》等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的音乐作品,让意大利听众尽情领略中国古典音乐之美,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这表明
①文化既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②中国文化得到意大利民众的认同
③文化交流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④传统文化因科技发展而增添价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阅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特殊风格建筑。由此可见
①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一定的文化反映一定的社会历史 ④民族文化是本民族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择线团扇、国博日历、千里江山图帆布包……昔日冰冷刻板的文物,变身创意十足、充满生活情趣的文创产品,生动地讲述着历史故事。博物馆文创产品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其原因主要在于
①依托科学技术,批判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②坚持文化自信,阐释产品背后的文化价值
③顺应时代发展,满足人民对精神产品需求 ④通过市场运作,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近年来,国家文物局以“互联网+华文明”行动计划推动文物与互联网跨界融合,使丰富的文物资源借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活起来”。这项行动
①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②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③在催生社会变革中促进文化自身发展 ④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光荣时代》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剧,既保持了高水准的制作水平,又体现了第一代人民公安崇高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赏。该剧的创作
①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②弘扬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做到了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 ④推动了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9.近年来,我国大力探索和实践“非遗+扶贫”工作模式,在贫困地区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和
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既为传统工艺振兴搭建了平台,又带动了当地群众致富奔康。这说明
①传统文化是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 ②文化创新要积极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③文化创新能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④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0.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宣部紧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新命名3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下列表述与创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主旨最为贴切的是
①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 ②继承革命传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出立体、全面的中国 ④展现时代精神,推动爱国主义创新性发展
A.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