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构建自己的精神版图
教师不仅仅是一份现实的职业,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存在。对于教师而言,精神生活的丰富与否,往往会决定职业质量与生命品质的高低。建设教师的精神世界,已经成为改变教师、完善教育的必要和必需。
以阅读建设教师的精神生活
教师精神生活的建设路径有很多,但读书是其中最契合教师职业特点,又有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选择。阅读对教师而言,除了最直接的获得性意义以外,还可以从多个维度去建设因忙碌而无聊、烦躁、郁结的精神生活。
阅读可以解释情绪。人在某些时候,总会有一些说不出来的情绪。似乎感觉得到,却又无法说清楚。这个时候,倘若有一本书,恰好表达了你的内心,那么所有的心情就都有了各自的定义。现实中,我们之所以会对一本书着迷,会为书里的人物流泪、叹息、高兴,就是因为那个人、那件事,恰好解释了你沉闷已久的心情,让你在苦闷中找到了知己。这样的阅读,就会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感化、被动情、被点拨。在未来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朝着书里的样子去生活。
阅读可以合并孤独。越是忙碌越是孤独,无论是身处闹市还是静呆僻远,人的内心都会有比身体更为隐密的孤独存在。而文字可以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阅读最大的好处便是,让无数个单独存在的感受,合并成为集体的、共有的感受,让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所以,有时候,一篇文章,一本书,可以让很多原本孤独的心灵连缀成立体的空间,从而改变一个群体的精神走向,开辟一个新的精神领域。
阅读可以疗愈不安。拜詹·亨利亨特有一句名言:有这么两个世界,一个是用线和尺丈量的世界,一个是用心和想象去感受的世界。大多数时候,我们生活在一个被丈量得过于清楚的世界里,被各种评比、竞赛、对比挤压得惶恐不安。这些“不安”像嗡嗡作响的牛虻,让我们的精神世界里充满了烦躁、苦闷与焦虑,从而让每一个人都活得疲惫不堪。读一本书,让自己完全沉浸于其中,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手舞足蹈、或掩面而泣。读完一本书,一切都尘埃落定,精神上就完成了一次洗礼,心头的杂念乱绪也就烟消云散。阅读,让我们感受众多的、不一样的生命世界,从而不断觉察自己、建构自我,以抵御和疗愈人生的不安。
归结起来说,阅读可以让一个人获得自我的精神世界,并强有力地改变一个人的现实生活。
阅读如何成为教师的生活方式
我曾经对身边一些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朋友做过简单的访谈,在对他们阅读习惯的起点原因进行梳理后,大致归纳出这样三个阅读习惯养成路径:童年期的关键性养成、青少年期的教育性养成、成年期的补偿性养成。在教师群体中,有一些人不愿意读书,他们童年期没有养成阅读习惯,青少年时期也没有形成阅读意识,到了成年以后就不具备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所以,成年期的补偿性阅读习惯养成,通常需要教师个体的自我克制与坚持,或者借助外力的帮助与扶持。一般来说有两个路径:一是自己培养自己,就是教师个体开展的自我补偿、自我修复及自我培养;二是借助伙伴的力量,就是参与、融入一些读书团队,在外力的帮扶与激励下实现个人的习惯养成。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如何“自己培养自己”的问题,也就是基于自我建设的阅读习惯养成策略。
第一步,建立自己的“阅读桩”。
教师阅读意识的觉醒或唤醒,多多少少都存在“被动”的因素。当教育教学实践始终无法突破,当个人的专业成长遭遇到瓶颈,当素养的先天贫乏被他人一览无余……这个时候,我们或许就会有一种通过阅读学习来解决问题的冲动。这种因“需要”而激发的阅读意识,天然带有工具性的味道,所以教师阅读习惯的补偿性养成通常是从具体的职业需求开始,然后一步步走向人文与自由。
我是一个数学教师,也是一个班主任,所以我的阅读就从数学教学和班级管理两个方面开始。我是历史教育专业毕业的文科生,却阴差阳错地教了初中数学,对数学学科与生俱来的反应迟钝和害怕,让我每次去上课都有硬着头皮上战场的感觉。课堂上平铺直叙的机械讲解,课下只能提供标准答案的辅导,自己都觉得对不起两个班级的一百多名学生。后来,我看到同事吴老师的办公桌上有本《数学教学通讯》杂志,便拿起来翻了翻。杂志的内容瞬间吸引了我,小窍门、小技巧、小方法都正是我所需要的,甚至有的直接拿过来就可以在课堂上“显摆”。从一本杂志开始,一直读到莫里斯·克莱因的《古今数学思想》,我开始了为课堂改变而读的自我阅读。正是这个很低的阅读起点,将我带入了课堂教学快速提升的关键期;而课堂教学的丰富和成熟,又不断诱发着个人阅读向更深处生长。
由此,教师阅读习惯的建立必须要有一根支撑阅读的“桩”,这根“阅读桩”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阅读历程。对于教师来讲,首先要阅读的应该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比如,你是学科教师,那你就要熟读本学科的专业书籍,甚至是报纸杂志;你若是班主任,自然就要读些班级管理方面的著作和文章;你若是学校管理者,自然就要阅读与学校管理有关的作品。当然,这样的阅读是一个窄阅读,目的是通过这种专一的阅读,为教师的职业发展积淀出必需的专业素养。当专业书籍读到一定的程度,就要开始阅读教育经典和教育理论书籍。这时候的阅读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学科和专业,也不再是简单技能上的借鉴和移植,而是一个悟道的过程。感悟教育之道,最终就可以把阅读桩的根基做大做强,以丰厚的教育基本理论稳固专业阅读之桩。
第二步,形成自己的“阅读圈”。
更多时候,阅读桩更像是阅读海洋里的定海神针。一旦你的阅读桩牢固地立了起来,你的阅读就有了稳定的主题,就有了灵魂。在你的内心里,已经形成了一个阅读的支柱,你所有的意识和精神就会被这根桩所牢牢吸引,你所有的阅读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聚在了桩的周围。换句话说,你就有了阅读的自我立场。这个时候,你就可以抛开“为教育而读教育”的局促,开始随心所欲地“乱”读。文学、哲学、武侠、悬疑等,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成为你阅读的对象。因为你阅读的根基已经稳定下来,这些看似杂乱的阅读就不再“杂”,更不会显得“乱”,而是都有了一个朝向,朝向你立下的那根阅读之桩。
跳出教育看教育,丰富的不仅是你的阅读视野,更重要的是你正在一点点聚拢一个“阅读圈”。这个圈的核心是你立起的那根阅读桩,你所有的阅读,不管是文学的、历史的,其实都成了教育,至少是被你读成了教育。哲学也许不再仅是哲学而是教育的智慧,音乐也许不再只是音乐而是教育的情怀,卡耐基不再是经济大鳄而是巨型教育导师,老子不再是老子而是班级管理之道,《论语》不再是《论语》而是为师的一种境界。这样的一个阅读圈,其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延展的是教育的底蕴,丰厚的是人生的积淀,阅读成为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和姿态。这是自我阅读的第二个境界,也是大多数人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阅读高度。
我个人的阅读也大致经历了从“桩”到“圈”的递进过程,并获得了教育探索的意外收获。我的阅读由课堂教学需要而起,从单纯的数学教学到基本的教育理论,从教育教学类作品到人文科学、企业管理,等等,不断扩大阅读的范围,阅读的涟漪越荡越开阔。有一天,我在阅读一本医学类杂志时,读到了国外医护领域有人在探索用故事为危重病人缓解情绪,其中关于故事价值的开发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因为那个时候,我正在被一个班级管理问题所困扰,虽几经努力而无法解决。
那个时候的班级管理正在流行量化积分,就是用分数把学生的一举一动进行量化,然后根据分数的多少来界定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说,这种量化将复杂的管理行为简单化,不仅操作起来很简单易行,而且效果也很明显,曾经一度颇为流行。但是,数字管理之下的弊端也显而易见,班级管理缺少温度与情感是其中最为明显的问题。医护领域对故事的引入给了我很大的启迪,我决定开始探索将故事植入班级管理的方法。于是,我围绕故事这一主题开始了海量阅读。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除了医护领域以外,企业管理领域对故事的使用更接近教育实践,而心理学中的叙事理念更是将故事思维开发得淋漓尽致,甚至我连成功学、影视学中的故事类作品也一一买来。这一时期的阅读,有点类似于渔民结网,往往是先发现一本书,然后就会发现相关的很多书,以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盛大的阅读网络。毫无疑问,这样的阅读为我后面的教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支持力量。
第三步,建构出“另一个我”。
书是别人写的,但是你必须读出自己来。一个优秀的读书人不是为了顺从别人的思维,不是为了嫁接别人的智慧,不是为了做知识的储蓄罐,更不是为了做别人的传声筒。那些动辄全篇引用别人的语言,动辄整篇堆砌专家论点的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因为他们失去了自我。一个失去自我的人,即使读书再多也不会有自己的思考和思想。甚至还可以说,没有自我的阅读,会让人变得紊乱而不知所措。阅读的真正意义,是把别人的经验与自己的实践结合起来,理顺、吸收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用别人的智慧帮助自己建构出另一个自我。
通过系统的故事主题阅读,我对故事在各个领域的实践经验和做法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也对故事的一些基本理念形成了初步认知。借助这些“他山之石”,我开始在班级管理中植入故事元素,从开发故事型主题班会开始,相继对故事型家长会、故事型班级活动等进行了系列探索,初步建立了班级管理的“叙事理念”。阅读越深入越有利于实践的优化,而实践的渐进成熟也更加需要阅读的支撑。读书与实践相辅相成,让我的故事研究越来越深入。借助更加严谨的课题研究,我逐步提出了“叙事德育”的教育主张,并进而提出了“叙事教育”,成为我终生倡导并竭力实践的教育理想。
可以说,因为叙事教育理念的提出与实践,教育就成了我生活的全部。从这一理念形成的那一刻起,我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全力以赴地去说明、解释和论证故事的力量,而阅读必然就会贯穿于其中,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