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试出演唯一主角的教育连续剧中,顺应成长需要的管理模式,即使不出演反派角色,也最多只能演个无足轻重的小配角。能够与应试联袂登场的,只能是半军事化半企业化的管理经验。
绝大多数的教育管理者,并不乐意于充当这部连续剧中的群众演员。然而,合约已签,难免有些人被逼迫着进入角色。荒诞的是,相当数量的人,演着演着也就真的入了戏,误将戏里的场景,当成了应该如此的教育生活。
这样的认知错位,对于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师生的健康成长,都是一种极其可怕的侵损。当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将学校管理朝向半军事化半企业化的目标引领时,学生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学校的个性,便一点点湮没于整齐划一的目标诉求中。学校管理,不但丢失了应有的科学性、人文性,甚至丢失了“理”,只剩余一个孤零零的“管”。
生存于这样的教育环境中,身为普通教师的我们,似乎只有四条路可走:
第一条路,循规蹈矩,逆来顺受,不争不吵,甘做吃苦耐劳的老黄牛。这一类型的教师,习惯于依照管理条例做事,并尽可能完善地完成管理者发表的各项指令。虽偶有怨言,但绝不影响工作质量。
第二条路,非暴力,不合作,你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这一类型的教师,得过且过,自在逍遥,“冷眼向阳看世界”,但求自我充盈。
第三条路,惹不起,躲得起,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一类型的教师,身如彩凤,心似候鸟,择佳木而栖,遇寒流而徙,用主动的放弃,逃避非理性的管理。
第四条路,不抛弃,不放弃,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行。这一类型的教师,正视现实,积极自救,既守住自己的课堂和教育良知,又借助有效的手段,帮助学校管理者擦拭视野中的灰尘。
四条路中,前两条走不出生命的精彩,未免愧对五尺之躯。第三条路,成本太高,且前路漫漫,结果难以预期,也并不可取。唯有第四条路,可走,当走。
只是,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我们的智慧,帮助学校管理者修正偏狭的认知,回归教育的常识呢?
我所倡导的敢言,特指在学校制度建设和日常管理中,敢于为了学校的科学发展和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仗义执言。这样的敢言,无关私利,亦无关勇气,只关乎责任。
客观地说,绝大多数教师,不属于敢言者。不是校长主任们拒绝聆听他人的声音,也不是学校关闭了所有传达声音的通道,而是人们习惯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习惯了“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人们总是寄希望于借助他人之口来传递自己的心声,却不愿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一览无余地袒露给管理者。
这样的习惯,即使放到了教职工代表大会上,也还是会出现一些极为奇怪的现象。比如,学校试图推行的某项制度,明明大多数人心中反对,而在现场表决时,多数人还是心不甘情不愿地举起了自己的手臂。
此种不敢言的习惯,说到底,就是一种对教育使命的放弃。因为放弃了为教师的责任与使命,自然也就会对一切有违教育规律的事举手认同。我相信,稍有教育情怀的校长,都不会认同这样的不敢言。任何一位真正想把学校办好的校长,都不会狭隘到听不进任何的不同声音,倘若果真那样,他的校长也做不了几天。
近些年,因为一些机缘,我受邀到十多个省份的数十所学校开设过专题讲座,或者上公开课。就我接触到的这些校长而言,他们中的每一个人,无不是在想方设法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品质。他们既然愿意从数千里外请我这样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为他们的学校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又怎么会拒绝了校园内的合理化建议和正确的声音?退一万步说,就算我们发出的声音,并非成熟的见解,亦非中肯的意见,只是零碎的感触,甚至只是几句牢骚,只要出乎公心,又有什么需要畏惧。
学校是大家的学校,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承担着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的责任。在应该发出声音时,适时释放自己的心声,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学校负责,更是对教育负责,对未来的社会负责。
会言之“会”,一是指会选择沟通的时间,二是指会选择沟通的方式,三是指会预设沟通的路径与进程,四是指会掌控火候,五是指懂得尊重。
不做马后炮,是“会言”的关键。有些人,征求意见时,该说不说;形成决定后,随意乱说。这样的人,属于搬弄是非。“会言”,就是要在制度、条例或方案尚且处于酝酿斟酌阶段时,便提供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供相关人员参考;或是在公开征求修改意见时,针对具体条款认真剖析。这个时间段内的意见或建议,针对性强,建设性强,有利于校方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条例或方案。
倘若校方为了某项制度而特意召开民主座谈会,那么,参与讨论的教师,一定要预设好沟通的路径与进程。任何时候,仅有观点都无法让别人接受自己的见解,要想用自己的想法改变他人的主张,唯一的方法,就是有理有据,逻辑周延。中国古代典籍中,以良言而改变重大事件走向的案例,为数不少:触龙说赵太后,烛之武退秦师,孟子说梁惠王……每一次成功的言说,背后都隐藏着精心预设的沟通路径和进程。
有一个问题,值得格外关注:管理方但凡需要围绕某一项新制度征询意见,则表明管理方意在推行此项新制度;同理,管理方但凡需要围绕某一项旧制度征询意见,则表明管理方意在修改或废除此项旧制度。当管理方的意图,和教师的需要形成冲突时,围绕此种意图的交流沟通,便需要注意把握火候。倘若管理方的决策明显有违教育常规,功利意识过强,推行制度的欲望又特别强烈,则教师一方不妨采用“先急火爆炒,后文火慢炖”的方法,先是态度坚决的亮明教师的群体性立场,再围绕具体条款,和管理方静下心来一条条解析,理清其中的利害得失。反之,如果管理方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尝试性推行某些教育教学新政,则教师一方当采用逐步添加柴火的方法,先让这改革之火燃烧起来,再慢慢地形成燎原之势。
教师在传递心声时,也需要注意学会尊重与敬畏。一是尊重并敬畏相关的制度,二是尊重并敬畏他人的人格操守,三是尊重并敬畏自身的民主权利。古语说,敬人者,人恒敬之。任何时候,都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沟通,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对方,更好地解决问题,而非宣泄负面情感,侮辱他人人格。基于这样的理解,教师在和管理层沟通思想、交流观点时,切莫预设了“肉食者鄙”的立场和情感,总认为对方狭隘,总认为自己高明,而是要摆正“参政议政”的位置,尊重对方的观点,尊重对方的管理者身份,尽己所能,用自己的思想影响管理者,而非逼迫着管理者接纳自己的思想。
常态化教育教学行为中,“做给你看”可以区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做成反面典型;其二,做成正面典型。
很多时候,上级主管部门会强制推行某种课改经验。迫于压力,很多学校也开始大张旗鼓地践行该经验。领受了课改实验任务的老师,虽并不心甘情愿,还是严格依照该经验的具体操作形式,认认真真地“复制”他们的课堂。然而,每一股课改风都很难刮多长时间,因为,从课改老师们的“课改”实验中,管理层获得的信息,并非如同宣传中的那么神奇,此项“课改”,自然也就不了了之。
该项“课改”活动的自然终结,便是“做给你看”中的“做成反面典型”行为的必然结局。试想,如果没有课堂的实际检验,学校管理方和教师方就算围绕这“课改”讨论半个月,也无法形成具体的结果。一旦将这样的构想付之于实践,结论便很容易形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