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至死,灵魂将逝
高二(9)班 尹光阳
鲁迅先生小说中的旁观者,往往不是故事的主角,却大多能被读者熟记,遭到先生及读者的唾弃。而这些旁观者都有类似的性格特点:喜欢曲解事情的本质,有着极强的从众心理。
西安“石头人”马旭阳在表演时的笑场,引起了众人围观,每天竟有近万人来此,只为逗他一笑。这种低俗的趣味不仅缺乏对艺术的尊重,更体现出如今社会大众思想的浅俗及价值观的扭曲!鲁迅先生批判了旧中国时人们的愚味无知,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这类人应该减少才是,可谁曾料到现在这个队伍居然逐渐壮大。如此“娱乐至死”的思想若再发展下去,中国人将又一次回到那个精神空洞的时代,我们的灵魂终将消失!
“娱乐至死”于人,不过于放纵自我以求得暂时的开心,大不了荒度一生,但当国家里的每一个人均以这种态度娱乐人生,于国,“娱乐至死”即会导致灭亡性的后果。
一位学者曾经预言,一个戏子当道的国家的未来注定是黑暗的。如今,中国的青年一代中有不少人,相比家国情怀、忠仁义士、科研创新,他们仿佛更愿意关注自己的明星偶像,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老祖宗创下的辉煌历史极可能毁于这一代人的手上!
娱乐是艰难生活中的放松,对任何人而言都是不可获缺的。亦如追星,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也是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但年轻人在选择偶像时要有所判断,隐姓埋名工作三十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工程师;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年逾九旬还亲自下田作业的袁隆平教授;刻苦训练、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中国女排……哪一个不比些只会唱跳的偶像们更值得崇拜和学习呢?
演员胡歌在互联网大会上表示,青年人追星时应关注偶像身上的优秀品质,向其学习,不盲从,不逐流……当你用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向“爱豆”表达爱慕之情时,可曾意识到背后强大的中国正对你怒目而视!这种无知的行为是“娱乐至死”的表现,更是其灵魂即将消逝的先兆,如此之人在社会中,只能像傀儡一般生活!
有的人用散漫的态度,过着被动的人生,用片刻的“恣欢谑”,换来长久的负担和重压;而有的人,则用自律和正确的态度对待娱乐,坚守心中那一方净土,铸就或许平凡但必定不平庸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