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面中国
高三(8)班 宋思澄
“素是自然色,因裁制功。飒如松起籁,飘似鹤翻空”。自然的淡色,圆润的弧线,有心的裁剪,制成气度非凡的白羽扇。扇起白羽扇,仿佛风过松林,万籁发声,如白鹤翻飞于空,姿态万千。白居易眼中的白羽扇如神仙一般,成为他高洁志向的寄托。
在源远流长的岁月中,扇子成了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日常用品,同时也标志着生活与艺术美学的结合,孕育着中华文化独特的智慧。
用以提醒,彰显观点或内心想法的告示即标志。古代图腾是部落族群的标志,印章的样式是古代皇帝权力的标志,商标是某个商品的标志。同样,扇是中国人民生活、文化与艺术结合的标志。
扇功能的演变标志着不同的社会生活。商周时代,人们用雄雉鸡绚丽斑斓的长尾制成“翟扇”,两栖大扇一举就表示大驾起飞,扇子成了帝王威仪天下的标志。汉唐时期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随经济发展而提高,扇也由长柄“雉扇”演化为纨扇、竹扇。及宋时,苏东坡有“高丽白折扇,展之广尺余”的妙语,扇子便逐步降低身份,“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夏日触手可得的煸风降温的工具。扇的地位也由权力的象征转变为纳凉的工具,体现了社会生活的中心由君神转为人。
扇承载着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标志着生活中文化的融入。“羽扇纶巾”的诸葛亮的大将风范少不了孔雀羽毛制成的扇子的渲染。于是羽毛扇标志着诸侯儒士的身份。贡性之曾描写倭扇:外番巧艺夺天工,笔底丹青智莫穷。明清文人墨客题扇代纸流传至今。至于《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芭蕉扇标志着小说戏剧中的典型道具。《红楼梦》中晴雯撕扇,晴雯倔强反抗的个性也由扇传递出来。杜牧的“轻罗小扇扑流萤”中的小扇标志着少女们活泼姿态和欢乐情绪。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透过小小的扇子,我看到了历史中沧海桑田的变化:“雉扇”中折射出威仪天下的皇权;“白羽扇”中隐藏着高洁的志向;“折扇”中蕴藏着泱泱千年的文化底蕴……扇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人民文化与生活相融,缔造出美的标志,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的中华名片。
标志一直存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扇在科技发达的如今已成为一柄柄橱柜里的工艺扇,因其扇面内容的艺术性,已转变为一种文化,一种底蕴,是一种埋藏于国人体内生活与艺术融合的结晶,具有重要象征意义。
悠悠扇羽,菁菁我心。扇,见征着千年大国的沧桑变迁,以永生不息的生命标志着斗转星移的中华大地,成了中华智慧的标志。
一把白羽扇,如松如鹤,仿佛掌握了爽朗秋色,仿佛隐逸了一轮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