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导学单】《文化生活》第五课

来源:仪征中学 时间:2020-06-08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导学单  文化创新

一、知识梳理

一: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能进行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2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二:文化创新的主体与要求

(1)主体(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地位)

   ①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2)文化创新的要求

   ①文化创新必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

   ②文化创造者应该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当中。

 

三:为什么要文化创新?

1)必要性:

①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前后顺序常出错】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要求。

2)意义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四、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根本途径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基本途径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吸收外国文化有益成果,但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创新方向

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要克服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创新主体

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的主体作用,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必由之路

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注意】

1)文化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①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②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③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④【新书】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批判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人育人。

   ⑤【新书】创造性转化: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对传统文化中有借鉴意义的内涵和陈旧的表达形式予以改造,转化为符合时代特点和要求的新内涵和新的呈现形式,使之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创新性发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必须按照当今时代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的进步和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有损有益,使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实践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文化形式。

          

2)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必要性: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基本内涵: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三个过程)

——具体要求:怎样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交流、借鉴和融合)?

①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只有平等交流、相互借鉴,才能共同推动世界文化的创新。

②要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吸收、借鉴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③【新书】总结:立足中国国情,实现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应当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当代中国文化发展。

 

3.反对错误倾向

——“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这是一味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的倾向。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一味推崇外来文化,根本否定传统文化的倾向。

二、重要结论:

①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根本目的:______;检验标准:      ;根本途径: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