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12月24日,由宁夏教育厅主办、宁夏大学承办的“国培计划”(2010)——农村中西部骨干教师培训宁夏项目中,我区有幸请来了美术课程标准研制课题组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尹少淳教授做了题为《对美术课程改革相关问题的思考》的专题讲座。尹教授目前是国内非常有影响力的美术教育理论家,其学养深厚,著作甚丰。他对中国美术教育现状的准确把握可谓空谷足音。其著作《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参与者的独特视角,从追求美术教育的有效性出发,对当下美术教育的诸多问题做了非常认真的梳理,是美术教师必读之本。
讲座伊始,尹老师对当下美术课程改革背景的情况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美术》课程标准修订情况做了简单介绍。修订后的《美术》课程标准将取消现在的“试用”、“实验稿”字样,将作为正式版本使用。
随后,尹老师结合9月份全国“蒲公英行动”,在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安崖镇初级中学调研现状,谈到了当下美术课程改革的要点:
1. 将美术课程改革定性为人文性质
2.设定三维目标
3.精选课程内容
4.拓展学习方式
5.以评价促发展
6.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随后,就以下几方面做了重点分析。
一、美术课程的定性
在美术课的定性上,尹老师做了深入的阐释。“定性即确定其性质,确定后的性质将导致我们所有的理念,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所以,唯有准确给美术课程定性,我们才能从理念,内容和方法上对美术课程做以选择。
“美术课程性质究竟是什么?我们是否能找到一种独一无二的定性呢?”。“是人文性、工具性、技术性、操作性、空间性、视觉性还是艺术教育课程。”随着反问,尹老师答曰:人文性?语文、历史、伦理、地理、音乐甚至数学都可能被定性为人文性。工具性?语数外难道不是定位与工具性吗?技术性?操作性?物理、化学、生物、体育、音乐难道没有技术性和操作性吗?视觉性?空间性?难道地理、数学没有视觉性和空间性吗?何况学科的性质并不等于学科教育的性质。艺术教育课程?难道音乐不是艺术教育过程吗?
接着,尹老师又回顾了建国后国内对美术课程的定性。
1979年,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美术教育被描述为“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组成部分。它对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988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初审稿)》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初审稿)》明确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对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高全民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1992年,教育部颁发《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确定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00《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美术课被定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义务美术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准》将美术课程定为人文性质,提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是学生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03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美术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是艺术学习领域中的必修课程之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既与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相衔接,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是高一层次的美术课程”。
从以上可见,我们到目前还未找到一个独一无二的、真正属于美术课程的定性,我们似乎难以回避一些共性的东西。是否找到这些共性的东西,请诸位思考。如何定性?尹老师最后解释到,美术课程除了具有人文性质外,在新的定性上还应加以“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