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仪征中学 高一 年级 化学 科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分析情况:
本学期高一年级共有16个班级,其中一(1)~(2)班为创新实验班,一(3)~(6)班为普通实验班,一(7)~一(16)班为普通班,班级之间层次差异明显,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高一化学教学内容多,难度较大,对学生能力要求高,因此对教学带来许多不利的因素,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班级,罗列不同的知识要点和不同的要求,分层教学。
二、目的要求:
1.通过化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化学素养,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求。
2.使学生在丰富的、现实的、与他们经验紧密联系的背景中感受化学、运用化学。通过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探究和运用等活动感悟并获得化学知识与思想方法,在知识的发生、发展与运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应用意识,增强学生的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进一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
3.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力求将能力要求和情感交流结合起来。抓住一个核心(基本教学要求),多个层次,多种选择,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激发学生探索新知欲望,达到“感受,理解”、“思考,运用”并最终达到“探究、拓展”的程度。
三、具体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更加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班级,罗列不同的知识要点和不同的要求,分层教学。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导入新课要引人入胜,复习旧知要短时高效,传授知识要言简意明,巩固练习要触类旁通,课堂总结要高度浓缩,课外作业要精心选择。
3.强化集体备课,形成适合不同班级、简明扼要的系统教学案。备课的过程中,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备教材、备教法、备对象。每星期确定不少于一节课的时间由主备人讲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重难点剖析,然后根据不同班级进行二次备课,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4.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坚持做到“四精四必”。“四精”:精选、精炼、精批、精讲;“四必”: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5.抓学风、班风建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规范提出具体要求,包括课前、课堂、课后以及考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
6.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本学期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应把培优补差工作抓起来。培优时应把竞赛和课堂教学内容的提升进行有机结合;补差时应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有针对性的进行知识补缺,减少底分人数,提高班级学科整体素质。
备课组长: 杨震
江苏省仪征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化学 科 高一 年级教学进度表
周次 |
起迄日期 |
教 学 内 容 |
课时 |
备注 |
1 |
2.26—3.2 |
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 |
3 |
2月26日 上课 |
2 |
3.5—3.9 |
元素周期表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
3 |
|
3 |
3.12—3.16 |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 |
3 |
|
4 |
3.19—3.23 |
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 |
3 |
|
5 |
3.26—3.30 |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
3 |
|
6 |
4.2—4.6 |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
2 |
清明节 放假 |
7 |
4.9—4.13 |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
3 |
|
8 |
4.16—4.20 |
期中复习 |
3 |
|
9 |
4.23—4.27 |
期中考试 |
|
期中考试 |
10 |
4.30—5. 4 |
天然气的利用—甲烷 石油炼制—乙烯(1) |
2 |
劳动节 放假 |
11 |
5.7—5.11 |
石油炼制—乙烯(2) 煤的综合利用—苯 |
3 |
|
12 |
5.14—5.18 |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醇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乙酸 |
3 |
|
13 |
5.21—5.25 |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酯、油脂、 糖类、蛋白质、氨基酸 |
3 |
|
周次 |
起迄日期 |
教 学 内 容 |
课时 |
备注 |
14 |
5.28—6.1 |
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
3 |
|
15 |
6.4—6.8 |
化学是认识和创造物质的科学 化学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1 |
高考 |
16 |
6.11—6.15 |
期终复习 |
3 |
|
17 |
6.18—6.22 |
期终复习 |
2 |
端午节 放假 |
18 |
6.25—6.29 |
期终考试 |
|
期终考试 |
说 明 |
2018年7月1日放暑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