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中国乐迷亲切地称之为"老柴",俄罗斯浪漫乐派作曲家,也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以及世界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作品涉及的体裁面极广,数量也很可观,他一共写出十部歌剧、三部舞剧、七部交响乐、四套交响组曲、一系列标题性交响序曲、幻想曲和器乐协奏曲,还有上百首浪漫曲和大量钢琴曲等。从他的作品特点上看,他首先是一位抒情诗人和心理戏剧家。他所创作的鲜明、深刻而有力的旋律形象,具有令人心驰神往的感染力。
柴科夫斯基一生共谱写了三首钢琴协奏曲,其中以第一钢琴协奏曲最为出色,最常演奏,是众多同类作品中最受世人喜爱的名曲之一。
这是一部最通俗的协奏曲,但就其构思之宏伟和作品的规模而论,它可以称为用钢琴和乐队演奏的一部交响曲。这部作品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光明与欢乐的热望,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这首著名的《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4分35秒)
柴科夫斯基《船歌》
1876年,柴科夫斯基应彼得堡《小说家》月刊发行人贝纳德的约请,每个月为《小说家》的音乐附刊写一首钢琴曲。贝纳德按照十二个月令的时序,选定了十二首诗,提供给柴科夫斯基,作为十二个曲子的标题。其中六月用了普列谢耶夫的一首诗: 走向河岸——那里的波涛将喷溅到你的脚跟, 神秘的忧郁的星星会照耀着我们。 柴科夫斯基根据这首诗,写成了一首船歌。全曲分三段,第一段和第三段是同一个主题,旋律深情婉转,略带忧伤,象一首浪漫曲。虽然没有用6/8拍子,但4/4拍子从强拍到弱拍一摇一摆的节奏。同样体现了轻舟荡漾的形象。中段速度转快,节奏也活跃起来,并从小调转入了大调,从四拍子过渡到三拍子,写出了“山鸣谷应,风起水涌”的形象;歌声桨声,溶成一片,还可以听到浪花飞溅的音响。第三段的旋律,在每个乐节的收尾,加进了陪衬的声部,原来的“独唱”,变成了“二重唱”;歌声此起彼落,表现得更为气韵生动。最后,小船渐渐离去,波浪轻微的拍击声消失在远方。 柴科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副题为“性格描绘十二幅”。全曲由十二首附有标题的独立小曲组成。这些诗篇又与十二个月的季节特点相关联,故乐曲以“四季”为名。其中第六首《船歌》和第十一首《雪橇》最为流行,第三首《云雀之歌》及第十二首《圣诞节》也常单独演奏。现在我们欣赏的就是这首著名的《船歌》。 (5分钟)
德沃夏克《幽默曲》
幽默曲又名滑稽曲,是流行于19世纪的一种富于幽默风趣或表现恬淡朴素、明朗愉快精致的器乐曲。其性质与戏谑曲相似,多采用2/4或4/4拍子,它也是器乐独奏曲的体裁。
我们现在听到的这首作品《幽默曲》,是十九世纪世界重要的作曲家之一、捷克民族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德沃夏克于1894年创作的。当时他正在捷克的苇梭卡地区度假,其间一连写了八首"幽默曲",皆为钢琴独奏作品。德沃夏克的钢琴独奏曲,包括种种舞曲在内,大约有八十余首,但唯有这首《幽默曲》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因为旋律极其好听,后来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其他各种乐器的独奏曲以及轻音乐等,甚至还有人为本曲撰写了哀伤或充满朝气的歌词,可见它的流行程度。我们现在听到的也是改编版,由青年钢琴演奏家刘兴辰和中央民族乐团琵琶首席赵聪为您带来琵琶和钢琴的跨界演奏,给我们不一般的听觉享受。(4分21秒)
门德尔松《乘着歌声的翅膀》
门德尔松,德国犹太裔作曲家,是德国浪漫乐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9岁开始登台表演钢琴独奏,10岁着手音乐创作,12岁时和德国文学泰斗歌德成为“忘年之交”,17岁时完成了为世人所熟知的《仲夏夜之梦序曲》。
《乘着歌声的翅膀》是德国诗人海涅1822年所作的一首抒情诗,后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于1834 年为其谱曲,旋律舒缓,温柔甜蜜,成为了一首经典的艺术歌曲,广为流传。乘着歌声的翅膀以优美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温馨而又富有浪漫色彩的图景。(4分05)
肖邦《雨滴》
《雨滴》(降D大调前奏曲)是浪漫主义钢琴前奏曲的创始人肖邦所创作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之一,的二十四首前奏曲对整个浪漫主义音乐中产生重要的影响。肖邦的前奏曲虽然篇幅短小,但形象鲜明、含意深刻。每一首前奏曲都被后人添上标题。虽然这些标题有牵强附会的一面,但从作品的音乐形象来看,也有几分道理。
《雨滴》创作于1838年。肖邦在这首前奏曲中,形象化地使用了一个固定的单音,它伴以单调的节奏型,好像是对有节奏的雨滴声的描绘。 乐曲的开始部分十分抒情,歌唱性的旋律伴随着悠悠自如的“雨滴”声,仿佛是从朦胧的雨中传来的田园牧歌----这段“牧歌”的情绪也微微地起伏变化。开始是沉醉在大自然的的悠闲,慢慢地变得有些激动,好像是作者对大自然发出的感叹中间部分是一个非常奇特的段落,它把人们引进神秘的境界。低声部缓缓行进的旋律伴随着单调而神奇的“雨滴”音型,显得十分深沉、威严。
《雨滴》是肖邦的前奏曲里流传甚广的一首。乐曲的音乐形象虽比较单一,便仍有许多细腻的变化,乐曲十分抒情,歌唱性的旋律伴随着清纯的雨滴声,仿佛是雨夜里飘荡的无言歌,充满浪漫气息。
|